業內人士說,流通紀念幣被玩壞了,預計五年之內都不會恢復元氣。看來紀念幣從火爆到衰落是有原因的,我們今天分析它就是為了以后避免。
流通紀念幣從上個世紀90年代火爆開始,這么多年一直經久不衰,尤其是2013年以來在文交所吸貨的刺激下,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然后就在最近一年,紀念幣行情倒塌,其主因很自然就是上漲的動力消失,文交所的整頓關門讓需求銳減。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個不利背景下,央行突然開啟了增量的模式,并且實行網上預約,讓更多的人能夠平價買到。本以為這個普及做法有利于集藏群體擴大,遺憾的是網絡預約率先被玩壞了。網絡預約并沒達到購買容易的目的,反倒是央行發售機構被投機者利用,成為了壟斷和積壓的根源。預訂者利用軟件訂而不取,二次預定時候繼續如法炮制,進而達到壟斷的目的,這種壟斷沒有成本,如果賣不出去就不去兌現,讓央行積壓貨源。
新紀念幣被玩壞了,自然會讓幣市雪上加霜。回過頭再看看老品種同樣被玩壞了。一輪生肖紀念幣贗品泛濫,網上公開銷售,加上監管不力,讓初級收藏者不敢介入,怎么能擴大需求呢?沒有需求,商家也逐漸失去了興趣,這就讓一輪生肖紀念幣逐步遇冷。
新幣被玩壞了,老品種被妖魔化了,紀念幣的出頭之日便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