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年的信函數以億計,實寄封可謂俯首皆是,但并不是每個實寄封都有收藏價值,有以下幾類實寄封最有收藏價值:
1、有關郵票發行時間和使用范圍的實寄封。如首日封實寄封。
2、有關郵資變化的實寄封。如郵資調整的尾日首日實寄封。
3、有關貨幣制度變化的實寄封。
4、有關重大歷史事件的實寄封。
另外那些貼有變化票、銷有郵政副戳、紀念戳、欠資戳及貼有代封紙等均有收藏價值。
切莫為集信銷票而毀了實寄封,實寄封一般比郵票價值高5-10倍,我國著名集郵家馬任全生前對郵友講,由于自己忽視對實寄封的收集,而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郵票:郵票的基本屬性是郵資預付憑證。通過研究貼用其枚郵票的實寄封,可以考察這枚郵票當時的郵政使用情況。有收集意義的實寄封主要有以下5種:
1、超前封:早于法定發行日期貼用的新郵而產行的實寄封,就是超前封(以稱前日封、早產封等)。超前封的意義在其于郵政史價值。我國歷史上一些未發行票或撤銷發行的郵票就有超前封。
2、首(尾)日封;新郵發行首日或停用的尾日,用實寄封記錄下其“生卒日””,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3、混貼封:政體的變動,幣制的改革、郵資調整等情況下產生的混貼票實寄封較為難得,郵史價值自不待言。
4、變體票封:變體票一般是不允許貼用的,但有時因郵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察而主生的變體票封,將是可遇不可求佳品。
5、高值票封:一套郵票,往往從低值到高值都有,高值票使用率較低,幫其實寄封比代值票實寄封的收集難度要大得多。
郵戳:“今日郵戳就是明日之郵史”。郵戳是劃分郵政工作權責、記錄郵件傳遞軌跡的書面表現形式。實寄封 上一般都銷有相關郵戳。
1、特列郵戳:除常用的郵政日戳外,風景日戳、紀念郵戳、宣傳郵戳和部郵政副戳的使用量與使用范圍有限。但回其或反映了某一具體郵政事實而更具有收藏價值,故對銷有該類郵戳的實寄封不應放棄。
2、珍罕郵戳;史前或早期實寄封收集起來已經屬不易,上面的某些郵戳已被列入“珍戳”范疇,中、近期實寄封上,因使用時間短、使用背景特殊或絕少使用,也會蓋有珍戳。
3、首(尾)日戳;記錄歷史事件或郵政事件發生、結束日期的日戳,具有郵史價值。如去年6月30日為我國“郵政快件”業務的最后輸期限,當日的“郵政快件”實寄封就很有收藏意義。
4、非法正常操作郵戳;實寄封因郵政工作人員違章或堅持原則而蓋上了正常郵戳的非正常戳跡。前者如字釘裝倒或裝錯、超范圍使用郵戳、落地戳時間早于寄發戳時間等。后者如“收到已破”副戳、因收寄局漏銷而投遞局滾銷或劃銷郵資憑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