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郵資封片的發行如火如荼,作為廣告和宣傳載體時下也頗有市場,大有前途。這是郵政部門一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集郵愛好者普遍關注的一“新”領域。
從近兩年看,普通郵資封片的開發工作搞得不錯,大有燎原之勢。不過,美中不足,其編號之混亂令人著急。“白片”無編號令人無所適從;各地加印封片編號的無序和各行其道又讓人看不懂。說心里話,普資封片不怕多,就怕亂,多數集郵者有同感。
其實,為普資封片編號不過是舉手之勞。空白封片沿續以前的PF和PP系列,一些民刊和郵商已經先行一步,把它們組織起來連續編號了,很方便。如果能得到官方認可,把編號大大方方地印在封片上,就名正言順且完美了。
加印封片大都有編號,但很羅嗦,很難記憶,起不到編號應有的作用,而且編號各成系統,雜亂無章。如當地很多單位用“龍頭蜈蚣風箏”普資封制作的加印封,有的編號為2002-1507(PF)-××××,還有的編號為2002-1500(PF)-××××,其中的1507和1500實在不明白代表什么。還有的加印封,左下角印有“國家郵政局發行(2002)”,右下角的編號卻是2003-1500(PF)-××××,讓人糊涂。
編號混亂說明發行混亂。據報道,近日有假普資封片出籠,有的用于實寄,有的用于加印,讓人很難辨別。普資封片的發行節奏很快,不統一編號,對郵政部門和集郵者都不利。統一規范編號能有效理順發行、防止地方隨意加印,還能讓集郵者監督假封片,使“李鬼”無孔不入,難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