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29日,郵電部發行《中華全國集郵展覽一九八三年·北京》(黃里設計)紀念郵票一套,首次采用了“票中票”,即新郵票里套著一枚舊郵票的圖案。
各國在舉行有關集郵重大紀念活動時才采用“票中票”。這套郵票共二枚,第一枚采用的圖案是1951年10月1日發行的編號為特一的國徽郵票圖案,第二枚圖案是1946年3月由陜甘寧邊區郵政管理局發行的延安寶塔山的第一圖。
這套郵票的背景襯以“牡丹天鹿”裝飾圖案。“牡丹紋”象征繁榮,豐滿;昂首飛騰的天鹿喻意吉祥。裝飾圖案第一枚用金、紅兩色,第二枚用金、綠兩色。
票中票的定義與收藏
在世界上眾多的郵票種類中,有一種郵票叫做票中票。將歷史上發行的郵票做為圖案原原本本地設計在新發行的郵票上做為主圖,再配上精美的輔助圖案。這樣的郵票俗稱“票中票”。這種郵票的定義是郵政部門用以前發行的、珍貴的、或具有紀念、宣傳意義的郵票作為一枚新郵票主圖而設計的郵票。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曾發行過“票中票”郵票,我國也多次發行此類郵票。
郵票不僅是郵資憑證,而且也是歷史的見證、國家的名片,所以發行票中票可體現郵票的歷史價值,展現新舊郵票不同的風采。一般票中的郵票其發行的時間都距離新郵票發行的時間久遠,有些因特殊原因成為珍郵,因而有相當多的人由于時間局限未能見到;而票中票的再現,不僅可以使我們目睹珍郵的全貌,而且可以增進對那一段歷史的了解,故深受郵友們青睞。
世界上最早發行票中票的國家是墨西哥,1940年墨西哥發行世界上最早的票中票--《世界第一枚郵票發行100周年》郵票。而郵票中的圖案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郵票。自世界上第一套票中票發行至今,世界上各國地區發行的票中票已達三千種左右。如1949年匈牙利發行了以世界最早的蘇維埃郵票為主圖的票中票;巴基斯坦發行了以印度首次發行的圓形郵票為主圖的票中票;瑞士、巴西、奧地利、芬蘭、秘魯等國均發行過為紀念本國第一枚郵票100年的郵票。
我國最早的票中票發行于1948年3月20日,當時為紀念清政府創辦郵政50周年,國民政府交通部郵政總局在南京新街口社會服務處舉辦郵政紀念日郵票展覽,為此,中華郵政總局于當日發行了我國第一套票中票《郵政紀念日郵票展覽》紀念郵票。該票右邊圖案印有孫中山像的面值為一角的《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左邊圖案為印有帆船、飛機圖案的面值為500元的《中華民國郵政總局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1枚,面值5000元,郵票顏色為玫瑰紅, 分有齒和無齒兩種。同年5月19日,郵政總局將郵票展覽會展品移至上海展出。為此,中華郵政又將《郵政紀念日郵票展覽》紀念郵票改印墨綠色,分有齒、無齒各一種出售。因此說我國最早的票中票共2枚,顏色分玫瑰紅、墨綠色兩種,每枚均分有齒和無齒兩種,面值都是5000元。值得注意的是此票是由我國著名集郵家吳鳳崗先生建議發行并親自設計的。而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發行的第一套票中票是1983年為紀念全國郵展發行的兩枚。
由于票中票可以將一些珍郵展示于新發行的郵票之上,且其數量和品種不斷增加,因而已成為最熱門的集郵專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