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底,好多人將一本普通型集郵冊買回家,以為就把全年郵票集全了,其實不然。現在集郵冊分高、中、低檔三種,高檔的將全年發行所有郵票、郵資片(封)、小版票、小本票、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首日封等一網打盡,中檔冊中小版張就沒有蹤影,低檔就是常見的普通型。普通型與高檔型最大差別就在于特供郵票上。
為增加郵票種類,豐富集郵愛好者收集范圍,同時又為擴大各級集郵公司收入,國家郵政部門在傳統郵票印制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勇于創新,從郵票的印制材料、版式、齒孔、暗記、發放渠道等諸多方面進行變革,并適時推出特供郵票。
特供郵票,又稱專供郵票,郵人們還常常戲稱為短腿郵票。短腿,是相對于正常發行郵票(長腿)而言的,無非是指印制量少(短腿郵票印量通常是同時代同類郵票的十分之一)、發行渠道窄(大都不公開發行)。
特供郵票可以通過《集郵》《中國集郵報》《中國郵政網》等媒體獲取信息,另外還可以通過每年一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查詢。特供郵票按發行范圍可分為:
一、為全國集郵協會會員設計印制。為增強全國集郵協會會員的榮譽感,吸引廣大集郵愛好者積極參加協會活動,國家郵政部門與全國集郵聯合會協手發行了專供郵票。如2006-27中國郵政開辦一百一十周年(J)版式二,2007-20M小型張雙連張。這類郵票都是贈送給全國集郵協會會員(只要按時繳納會費的會員均可免費領取1枚)。
二、為全國有獎賀年明信片獲得者設計印制。每年11月,我國都要為下年發行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封),次年正月十五開獎。通常末等獎都是郵政部門專門印制的小版張,免費送給獲獎者。
三、為廣大預訂全年郵票者設計印制。俗稱贈送版,也稱為黃版。
四、為郵票、錢幣博覽會設計印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多次舉辦國際、國內郵票展覽或者錢幣博覽會,為此郵政部門幾次發行郵票,以示紀念。如1995年發行《桂花》小全張(無齒)、1996年發行《世紀寶鼎》小型張(無齒)等等,這些特供郵票大都需要持有當時博覽會門票才能購買。
五、為豐富郵票種類設計印制。1.不干膠。我們知道,早期郵票背面是不帶膠水,使用時需要用膠水粘貼。后來在郵票背面直接刷上特殊面膠,這樣郵寄時只要用水一抹就可以將郵票粘貼到信封和包裹單上。受兒童不干膠粘貼畫等影響,我國郵政部門在2004年9月30日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特種郵票時首次印制不干膠小版,隨后又發行了《安徒生童話》《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和吉祥物》《犬》等不干膠郵票。2.本冊。如2006年發行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本冊)》,今年發行《外國音樂家(本冊)》。本冊特點就是大而全,內容豐富,但售價較高。3.絲綢系列郵票。
六、為全國最佳郵票評選設計印制。我國的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發端于1980年《集郵》雜志復刊后舉辦的“最佳郵票評選”,至今已評選30次。1980年評獎紀念張是在《齊白石作品選(小型張)》上加蓋紀念戳。隨后多年,采用贈送紀念張(不帶郵資圖案)。2005年紀念張是在當年發行的《安徒生童話》(不干膠小版)上加印“全國第25屆最佳郵票評選頒獎大會紀念”字樣。2007年評選紀念張中有一枚完整帶郵資郵票圖案(另外3枚圖案不完整),由于是中國集郵總公司等多家評選單位聯合印制發行,屬于紀念性郵品,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中沒有其位置。但筆者認為,上面有正式郵票,應該納入目錄之中。
以上特供郵票,目前價位都不是太高。越是這個時候,你要悄悄收藏。
由于普通型郵冊里沒有特供郵票的位置,因此,筆者建議你買回特供郵票后,可在普通型年冊的扉頁、封二、封三等空白處,用透明膠帶、塑料袋進行定位,這樣便于保存,也便于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