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集郵,許多人都會有著與過去不同的感受。一種伴隨許多人度過色彩單調年代的,曾是群眾基礎最深、參與最廣泛、最為推崇的文化活動,由于種種緣故,已無昨日的繁榮。
在油城卻有一伙人,堅持著自己的愛好,不斷發展它,使今天的油城集郵水平不斷提高。集郵并不僅僅是收集郵票,在收集郵票的同時要注重研究與此相關的版式、票樣,研究郵資封、片,原地、紀念郵戳等相關衍生出的各種各樣集郵品,努力達到組集敘事水平。有人說:有愛好的人具有雙倍生命力,因為他擁有兩個“世界”,讓他享受和駕馭。名副其實的集郵就是對郵票的收集、欣賞、研究、和展示的過程。
2001年12月,油城的一些集郵愛好者為將油城集郵活動發展下去,組織起業余的松散的集郵沙龍,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活動。有骨干參加,又讓一般的愛好者參入。主題突出,不流于形式。促進愛好者增加認識,又能使基層的愛好者與集郵專家及時交流、溝通。幾年來,先后到了十幾個油田二級單位、三級單位舉辦過集郵沙龍,2006年6月又嘗試著將沙龍辦到生產第一線的勝利采油廠三礦采油13隊,與職工同志們交流集郵經驗,相互切磋集郵技藝,溝通信息,推動基層群眾性集郵活動的健康發展。
組織郵展是集郵活動主要形式之一,可組織郵展最大的困難是郵品的安全問題,它困擾著主辦者和參展方。為組織好郵展又不使舉辦方為難,集郵愛好者們就將這些問題自己承擔起來。采取每天開展前布好展,閉展后撤展,白天由協會的人輪流值班參加巡邏。在2004年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郵展時,由于參展郵集多,到外單位借的展框不規范,給每天的裝框,撤框帶來極大不便。有的參展同志干脆晚上打摩的將展框拉回去,早上再早早拉回來。2004年國慶節到勝利采油廠組織郵展時,參展的一些同志的單位車封了,相隔十幾公里他們就打的去。
油城的集郵愛好者工作單位分布分散,相互之間專業水平差異很大。特別是組集集郵是集郵活動中較高層次的活動,它不僅需要集郵者擁有一定的藏品和對不同體裁、時代郵品的鑒賞能力,而且還要對組集的選題、布局、編排、制作有全面的了解,是集郵愛好者綜合素質的體現。一些集郵愛好者,沒有條件和機會與外界交流,專業知識嚴重不足,結果一些愛好者花費了錢財、精力和時間,卻難以取得成果。集郵協會就組織集郵愛好者走出去學習。近年來,先后參加了綿陽、香港亞洲郵展,太原、濰坊、南昌等全國郵展,洛陽世界郵展。請國內集郵專家、國家級評審員、獲國際金獎的郵集作者和郵票設計者來油城講課,使許多愛好者的集郵規則和制作經驗有了提高。
網絡的發展適應了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讓人們的相互交流有了更便捷信息交流的途徑。適應社會發展和集郵愛好者的要求,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我愛集郵”,將集郵活動及安排及時與廣大集郵愛好者見面,使網站成為廣大集郵愛好者了解信息和溝通交流的平臺。網站以集郵知識為主,全方位的介紹全國和世界集郵動向和一些有典型指導意義的獲獎作品專業文章。建立交流信息窗口并利用這窗口適時開展諸如:在2005年黨的生日來臨之際也逢《勝利油田》特種郵票發行15周年,在現河采油廠舉行了紀念活動,并在《我愛集郵》網站上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4周年及《勝利油田》特種郵票發行15周年知識競賽”。在近兩個月的活動中有近30個單位的愛好者上網上參賽。讓群眾性集郵活動與生產建設相聯系,與社會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相結合,使網站成為紐帶橋梁,成為凝聚集郵愛好者們的家。“我愛集郵”網站創辦不長時間就躋身于勝利油田五個熱門網站之列,排在第三位。
注重結合重大節慶活動,制作紀念封、紀念戳,為每次活動留下印跡,增加亮點。抗戰勝利60周年是國內外為之注目的重大活動,在電力總公司舉辦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郵展“正逢暑期,吸引了許多家長學生趕來觀展,為油城抗戰紀念活動添加了濃濃的一筆亮麗的風采。
勤奮的努力,贏來豐碩的收獲。近幾年來,油城集郵愛好者參加了省部級以上郵展8次,21部(次)獲獎。在全國石油職工第五屆集郵展中來自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各單位70部參展中參展9部。獲鍍金獎2部、銀獎5部、銅獎1部、特別獎1部;在第二屆全國一框集郵展(濟南),參展3部,第三屆全國一框集郵展(濟南)有5部作品參展,并先后獲獎;在全國十運會集郵展中有2部作品參展,分別獲鍍金獎和銅獎;前不久在濟南舉辦的全國十一屆全運會集郵展上,在來自全國22個省市74部300框的送展作品中,山東省有9部33框,其中東營參展作品就有3部15框作品參展,取得了一部獲鍍金獎、兩部獲鍍銀獎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