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國家發(fā)行的重慶題材的郵票有多少?近日出版的《渝州郵政沿革鑒略》給出了答案:23套49枚。
據市集郵協(xié)會統(tǒng)計,新中國成立61年來,郵電部和國家郵政局先后發(fā)行反映重慶題材的郵票23套計49枚;小型張3枚;普通郵資信封9套9枚;郵資明信片15套64枚。內容涵蓋人物、建設、文物古跡、工藝美術、風景名勝、體育盛事、國際會議、重大事件等。
據介紹,十多年前,郵票發(fā)行主要為國家郵政部門自己選定題材,后主要由地方郵政部門向國家申報,核準后發(fā)行。重慶走向世界,郵票推動作用功不可沒。
下面我們來看看那些上了國家郵票的重慶題材今何在?
首席記者 丁香樂 通訊員 陳焰峰 攝影報道
成渝鐵路
郵票:1952年10月1日,郵電部發(fā)行特5《偉大的祖國》(第二組)郵票,全套4枚。其中4-2為《成渝鐵路》,圖案為原重慶巴縣段煤窯橋,面值800元(舊幣)。這也是新中國第一枚鐵路建設郵票。
今天:煤窯橋位于成渝鐵路石場車站往銅罐驛方向中段,距菜園壩火車站約36公里,已成為老成渝鐵路一個象征性景點。
豐都石拱橋
郵票:1978年11月1日發(fā)行,T31《公路拱橋》郵票,全套5枚,其中5-3為《豐都九溪溝橋》,面值8分。該橋跨徑為116米,1972建成時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石拱橋。
今天:大橋距縣城10公里,仍是縣城至藍天湖鎮(zhèn)的主要公路大橋。
大足石刻
郵票:1988年10月20日發(fā)行《中國石窟藝術》,全套4枚,其中4-4采用大足寶頂石刻養(yǎng)雞女,面值20元。2002年6月18日,慶祝重慶直轄5周年,國家郵政局發(fā)行《大足石刻》特種郵票全套4枚,面值均為80分。
今天: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世界文化遺產,40余件實物剛被送往英國威爾士,開始為期8-10年歐洲巡展。
重慶風貌
郵票:1998年6月18日,紀念重慶直轄一周年,國家發(fā)行《重慶風貌》郵票全套2枚,圖案分別為“重慶人民大禮堂”和“重慶朝天門港”,面值分別50分、150分。
今天:重慶人民大禮堂經過重新修繕,已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即將躋身“國寶”級。
遨游太空
郵票:2000年6月1日,發(fā)行《世紀交替千年更始———21世紀展望》紀念郵票全套8枚,其中8-6為《遨游太空》,系重慶大坪小學7歲學生王奕入的作品。
今天:王奕入已就讀高三。2004年,她設計的幾個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登上月球的明信片,由第20顆返回式科學技術試驗衛(wèi)星攜20張帶入太空。
三峽庫區(qū)古跡
郵票:2007年10月13日,發(fā)行/1全套4枚,其中前3枚分別為《石寶寨》、《大昌古鎮(zhèn)》、《張飛廟》,面值1.2元。
今天:上述三處古跡及白鶴梁水下題刻保護工程,被列為庫區(qū)四大文物保護工程,目前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并成為庫區(qū)新的旅游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