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個性化原票逐步被認識,成為熱點。看好的人覺得是大黑馬,不看好的依然覺得是邊緣板塊,是賭博!
首先要說的是個性化原票這個概念。“個性化原票”這個概念真正被重視被提及的恐怕也就是近期幾個月來的事情。
一直以來個性化就是圈錢貨,打折貨的代名詞。為啥發型個性化郵票???中國郵政名為“開發新業務,滿足社會需求”,實質就是在社會上承印商業化業務,大搞商業化發行,多撈油水。于是鋪天蓋地的個性化商業票發了出來,大量的個性化商業票又流向了郵市。郵人最反感的就是打折票,而個性化商業票恰恰成了打折花票里的主力軍,這一點交易頻道里打折票欄目里的交易信息你也能感受得到。那么個性化自然是郵人心目中的垃圾票,圈錢貨。
如果要追溯一下的話,個性化郵票始于2002年的《如意》,作為第一個個性化票,發行當初即被炒做過,有點印象的還應該記得,當初還東施效顰仿照紅軍郵模式搞啥通齒和不通齒版的套路。結果大勢不佳,炒了一陣也就歇菜了!!!之后的《鮮花》因是香味郵票,又很漂亮,也炒過一把。2003年的《天安門》也沒放過,也炒作過。但都是失敗落幕!!!這也給很多人的印象中加深了個性化郵票就是炒作,就是邊緣的感覺。其實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個性化板塊基本就已經死掉了,沒人關注了。
接下來的情況是啥?個性化商業票發的越來越多,打折越來越瘋,03年04年的時候連市場最受歡迎的小版張很多都是打折票,個性化票自然更加低落,發出來的個性化原票就是打折票。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個性化進入了打折消耗的時期。有的人說,打折不多,也有的人說消耗不大。其實有一個道理細想一下也能想得通。別的同年的紀特郵票打折消耗往往起碼四枚一套,消耗四枚才消耗一套票,而個性化只要消耗一枚就是消耗一套票。另外有一個情況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個性化票因為圖案漂亮很喜慶,制作掉的封片特別多,不光是個性化商業票做封片,因為原票往往也是打折票也好不到哪里去,也被大量用來制作封片。現在的有人一般很少關注封片,所以對這一種消耗方式往往也比較忽視。
直到2010年下半年因為《歲歲平安》原票從20元不到被搞到三四百一版,個性化原票才被真正有所認識。我相信盡管《歲歲平安》已經到三四百一版了,也說是生肖票了,但很多人依然覺得是邊緣是炒作。但是我想就算不認可,至少你也沒法反對,畢竟已經找到明確的發行公告了-------是說明它是生肖郵票,而且還只有800萬的量,在三十年來的生肖票發行量中僅次于80年的猴票。應該說《歲歲平安》短期內肯定是炒作,也有點打生肖票擦邊球的味道,但是恐怕也無法否認這是一個成功的發掘!
有一個不的不說的事情就是個性化票原票的認識,就注定了原票和商業票的巨大區別,注定了原票的內涵。商業票除了寄信收藏投資價值極低。還有一種集郵總公司的個性化票小版張和原票圖案一樣,但因不帶熒光,又沒有發行量,更主要的是不是國家發行的不上權威目錄。比商業票好一些,但比之個性化原票的價值差遠了。
《歲歲平安》的被認知被拉升,極大地提升了郵人對個性化原票的認知,這也就是近一段時間以來,個性化原票短期大幅漲價的原因。但是你也無法否認,短期內很多人是抱著來炒一把撈一票的思維。網上有的人恨不得今天買了,明天馬上賺出個金娃娃。這樣也就給人一種炒作、賭博的印象!
個性化原票的認知其實還很短,看好不看好都很正常。但是我想說幾點。
1、個性化票其實社會影響力極大,這一點遠遠超過一般的紀特郵票。其一,因為能作為承印大量商業業務的原票,必然要有極好的題材,必然要有極好的設計印制,否則,你根本沒辦法拉到大量的商業票業務。你想哪個想去印商業化票的單位個人會拿不好看的沒題材的票去印點呢。那不是腦子有病了么!!!其二,大量的商業票的承印,大量的在社會上通信使用,其實也就變相的宣傳了個性化原票!!!個性化原票就是商業票的母本!!!商業票越多,母本自然價值也就會進一步提升!
2、個性化原票的品相整體很好。長期以來沒有在市場上炒作過,不像大量的炒作過的數來數去的小版張,品相很多有問題。版票即使有個小軟折有個小鈍角只要不傷到票,這種影響也相對于小版張小型張出現類似情況時也要好很多。
3、個性化原票系列整體流通量很有限。這一點已經不少人分析過了。一般的紀特郵票按版計算意義不是很大。但是個性化票因為大量的商業票以及總公司小版的沖擊,原票版票的價值就更加明顯。很多品種就算一版沒撕,也就五六十萬版。現在通過一輪上漲大量公司貨源流了出來,很多都是當初沒賣掉的,但是細看看,很多也就是幾十版,多的也就是三兩包。現在價錢剛漲點流出來其實是大好事,這也為將來減少高位拋壓奠定基礎。
4、個性化原票的發行嚴格地說分了兩個階段,前期2002年到2005年為止,這些票都帶有極其傳統中國味道的喜慶色彩的祝福或者是重要的中華民族標志性的建筑,都有明確的發行量的品種,是有廣泛社會意義的品種,再說得透一點,這些票在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是招中國人喜歡的,特別是一帆風順、花開富貴、吉祥如意、歲歲平安,五福臨門這些都是中國人使用頻率極高的吉利話。后期是從2006年的《會徽》開始個性化票主要定向于某一個重要的行業或者事件發行的定向郵票,這些票到目前沒有公布發行量。再細看看80分的除了2006年的《會徽》沒發行量,前面的全有發行量。后期的品種除了會徽火炬因為是奧運系列,本身奧與品種比較多,發行量也較別的票整體要大。后期沒發行量的個性化普遍一個看法是量不會比前期的大。有人擔心會不會加印,我感覺不大會,畢竟像世博、亞運都開完了,國旗是為了建國60周年發的。事件都結束了還再加印,那也說不過去了。后期有一兩個品種,到現在為止,市面上的流通量很少很少。
個性化原票與個性化郵票的區別
許多郵友至今搞不清個性化郵票與個性化原票的區別,對個性化原版票抱有偏見,把個性化原版票與個性化郵票混為一談,這是嚴重的認識錯誤。個性化原版票是母票,有具體發行量(比如歲歲平安的發行量是800萬枚,是個性化原票中發行量最少的),能夠上國家郵票目錄。每年的郵票目錄上都有個性化郵票這個欄目。個性化郵票是在原票右邊的附票中印制個性化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個性化郵票。個性化郵票是不能上國家郵票目錄的,你我都可以印制,所以收藏價值就大打折扣。
印制個性化郵票不能改動原票中的郵資圖部分。
由于絕大部分郵人對個性化抱有成見,所以個性化原票發行后,許多人都把他當做個性化郵票對待,收藏者極少,而使用、消耗、損壞的極多。再加上發行以來,郵市一直低迷,從來沒有人當它一回事,長期打折,當做花票處理,所以現在的存世量已經極為有限。現在歲歲平安的上漲只是一個前奏,一種試探,離個性化原票價值的回歸還遠,有許多路要走,現在進入,是最好的時機,希望有心人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