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1《/1》是計劃外增加發行的郵票,這顯然是由于郵票年度發行計劃不周密造成的,這套郵票被安排在9月3日發行。
郵票設計時間倉促。國家郵政局《關于郵票選題的若干規定》第五條是:“郵票選題的確定應保證設計和印制的周期。周期不足15個月的選題,除極特殊情況外不予安排。”2010-21郵票的選題并非極特殊情況,增加發行難以保證郵票設計質量。該郵票設計者沈嘉宏介紹:“大約在7月中旬,我接到了《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郵票的設計任務,屬于今年增加的郵票選題,發行時間就定在9月初,給設計者創作期只有一周左右的時間,碰巧我手頭又有一些其他的工作,真的是十分緊張。”這樣的突擊做法,必然影響郵票的設計。
票形與郵票主圖不協調。2010-21郵票的主圖為這次運動會的會徽,票形采用六邊形,被稱之為“大膽嘗試”。筆者有不同的看法,票形的選擇應該取決于郵票的主圖,不能脫離郵票的主圖去追求所謂的“創新”。我們看到郵票主圖會徽最窄的部位,卻是郵票外形尺寸最寬之處。雖然設計者“在六邊形票內上方,用彩色漸變與標志互為襯托,以免大面積露白”。但仍然無法掩飾票形與主圖的不協調,方寸之地卻浪費了大量空間。
圖名沿用票名不可取。票名表示郵票的主題,圖名表現郵票的圖案,兩者有不同的內涵。近些年來單枚成套郵票的圖名直接沿用票名,這樣的做法應該盡快改變。2010-21這枚郵票的圖名應為“會徽”。
為何不在開幕日發行。紀念郵票通常在郵票選題特定的日期發行,這套郵票在7月中旬才開始設計,就更應該安排在運動會開幕日(12月12日)發行,以便有較多的時間進行設計和印制,為何要提前那么多時間發行?
幾個人參與郵票設計。目前我國郵票設計采用多人設計,競爭入選的方式。但是,從目前有關這套郵票設計的報道中,似乎感覺只有一位設計者參與2010-21郵票的設計。郵票設計引入競爭體制,正是為了提高郵票的設計質量。作者:大連 李厚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