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通過與郵商交流得到一批普通郵資封白封(白封俗稱只是與加印封區別而已)實寄封,經整理發現《鄂州觀音閣》、《古隆中》這兩枚封的字體顏色異常,對比之下實為假封。現錄其特征如下:
《鄂州觀音閣》真偽特征鑒別:1、封上封名、發行單位、郵政編碼等標注文字。假封字體是深黑色,正常封是淺黑色。2、郵資圖上圖案及文字。假封整個郵資圖看上去模糊失真,藍白灰色彩較淺;最右邊屋檐下紅色暗記,假封在20倍放大鏡下變異成三個品字形紅點,真封則是紅色清晰“D”字。3、紅色郵政編碼框。假封為純紅色,真封為磚紅色。
《古隆中》真偽特征鑒別:1、封上封名、發行單位、郵政編碼等標注文字。假封字體是深黑色,正常封是淺黑色。2、郵資圖上圖案及文字。假封整個郵資圖看上去模糊失真,色彩較淺;假封邊框線及中國郵政字體較粗,放大鏡下筆畫粗疏,真封筆畫密實。3、紅色郵政編碼框。假封為純紅色,真封為磚紅色。
《鄂州觀音閣》、《古隆中》普通郵資封都是湖北2001年申請印制的題材,但兩封的寄出地卻都是黑龍江不同高中的高二學生,在2003年間使用,印刷特征亦相同。筆者推測,這肯定又是一起異地造假案,造假者熟知郵政有關普通郵資封發行使用條款,不在申請地使用出售,很容易就能躲過糾察。而且使用者大都是在校學生,他們沒有識別真假的能力,故而造成假封在正常郵路上暢行無阻。由于收件、寄件人都不是集郵者,故而這些假封的發現就會很滯后,不過總會被集郵者所了解披露的。作者:徐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