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新疆石河子周老師的明信片,加蓋了一枚“紅色印記”系列的紀念章。此類紀念章全國有270多個,盡管實際意義不大,但作為愛國主義教育,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這類戳又分了專用和通用的兩種,石河子寄出的這枚屬于通用的那種。從名稱上看時,是“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其前身是1988籌建的石河子軍墾博物館,1995年開館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30萬人次以上,是全國第一家反映軍墾歷史的博物館。主要宗旨是大力弘揚新疆兵團幾代軍墾人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2005年被評為全國百個紅色旅游景點之一。
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那枚“子午”郵戳。
子午是一個方向名詞,在古時,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唐蘇颋《唐長安西明寺塔碑》:“揆陰陽之中,居子午之直,叢依觀閣,層立殿堂?!薄端问贰ぬ煳闹疽弧罚骸澳详柨锥ㄖ沏~儀,有雙規,規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橫規,判儀之中以象地?!?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若針之子午未定,舵之東西游移,則徘徊莫適,悵悵何之?”
子午還是一個時間名詞,指夜半和正午。舊時計時法,以夜間十一時至一時為“子”時,以白晝十一時至一時為“午”時。唐呂巖《延壽》詩:“子午常餐日月精,玄關門戶啟還扃?!?/P>
第一次知道“子午”還是學歷史的時候,知道唐代科學家一行大師是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子午線”的人。把數學和天文學結合起來,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公式;他組織并領導的在全國的12個點對北極高度和日影長短的測量,是世界上第一次對子午線的實測;他對歷法科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推算出“開元大衍歷”,后世有人稱贊它“歷千古而無誤差”,可惜他的著作后來全部失散了。一行大師也是邢臺的驕傲,一行本名張燧,唐代邢州巨鹿人(河北省邢臺市)。中國郵政發行的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中就有一行大師。作者:楊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