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數以百萬計的集郵者,然而組成郵集參展者恐怕不足千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入門難,很多人是集了幾十年的郵票而從未動手編組郵集。有的看見參展郵集喜不自勝、指指點點,這個我有,那個我有,然而請他編組郵集,他卻望而生畏,認為高不可攀。其實有了一定數量的郵票,組集并不維,只是不知如何下手。為此筆者愿與初次編組郵集的集郵者談談如何編組郵集。愿更多的集郵者參予動手制作郵集,逐步摸索郵集制作經驗,爭取制作出更多更好的郵集來。
一、確定專題:專題的選定要根據自己的愛好或選擇與自己本職工作有關的。你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題來收集,也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郵品來確定專題集郵的主題。
二、郵品的積累:專題確定后就要圍繞專題廣集郵品,不僅要收集本國郵票、也要收集外國郵票。更要注意收集首日封、實寄封、郵資明信片、郵資信封、小型張、小全張、帶有專題信片郵戳的剪片以及企業金卡、企業廣告郵資明信片等,盡量做到品種多樣化,這是專題郵集創作的物質基礎。
三:整理研究:當專題郵品積累到相當數量后,自己先衡量一下夠不夠組編郵集(每框需16個貼片),先從一框郵集做起,取得經驗后,隨著郵品數量的增多,郵識的增加再逐步增加展框貼片。到四框(64張貼片)時就可正式參加市、縣級郵展了。如果覺得郵品數量足夠編組一框郵集,那么你就不妨試一試。要選擇一名實相符既向上又吸引人的題目。
四、文字注釋:文字包括前言、綱要和貼片上的注釋文字。要根據標題和內容撰寫好前言。把郵品初步擺放到各張貼片上,經過平衡排列、確定最佳方案,并根據郵品的內容注釋必要的文字。如一框郵集的制作,第一頁是標題、前言和綱要。如郵集超過兩框,那么要分兩頁,第一頁是標題和前言,第二頁是綱要,綱要要分章節,越細越好。按1、1.1、1.2、1.3、1.4、2、2.1、2.2、2.3、2.4、3、3.1等,貼片內的文字注釋要簡明扼要,關于特別珍罕的郵品其集郵知識說明注寫于郵品下方,關于專業知識的說明可注釋于郵品上方。
五、定位制作:確定每張貼片所貼的郵品和說明文字的位置叫作定位。先把郵品裝入帶有襯紙的護郵袋,然后在貼片的位置上反復試擺達到美觀均衡后就可以確定位置,用膠水紙把郵品固定在貼片上(選裝在護郵袋內的郵品用單面刀片按大于郵品2毫米的尺寸裁剪整齊,擺放在固定位置上,用手按住一半,用手掀起用膠水紙將一半貼于郵品背后,另一半折回來將郵品放下即貼于貼片上)為了使郵品在貼片上不來回擺動可以在郵品兩邊(上、下或左、右)都用膠水紙固定。郵品固定了后再將打印好的說明文字裁剪下來放在應放的貼片上用同樣方法拿膠水紙固定(切不可用漿湖或膠水,以免折皺)。如直接將文字打印在貼片上則效果更好。但位置不易掌握,一定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