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郵發行計劃已經公布,中國郵政全年計劃發行29套紀念特種郵票,其中紀念郵票十套,特種郵票19套,郵票內容涉及每年慣例的生肖郵票。為了對全年郵票的背景資料有所了解,現介紹如下:
癸巳年 中國傳統紀年農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30年稱“癸巳年”。以下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余33,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0,除以12的余數是6,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歲次內均為“癸巳年”。
癸巳年就是農歷一甲子中的一個,比如1893、1953、2013···(60年一周期) 所謂農歷的干支紀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于樹干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干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 1923年2月7日在吳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軍肖耀南借口調解工潮,誘騙工會代表到江岸工會會所“談判”,工會代表在去工會辦事處途中,遭到反動軍隊的槍擊,赤手空拳的工人糾察隊當場被打死30多人、打傷200多人。反動軍隊還闖進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它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黨在全國人民中的影響。罷工雖然失敗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鮮血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中國人民的敵人。
天門糖塑 糖塑,追根溯源,唐宋古籍早有過“糖供”的記載,“糖塑”是用于祭祀的供品。又傳說明朝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面臨敵軍的毒蜂陣扎粘滿糖的稻草人,誘開毒蜂,從而獲勝。糖人由此而產生。古代祭祀所用的“糖供”經過民間藝人傳承、發展,才使天門糖塑一枝獨秀。天門糖塑興于明代,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也有1400年的歷史。天門糖塑以造型生動,色彩鮮麗,人物肌理變化豐富,且因安有小彈簧等一些部件讓作品鮮活起來,使其具有色、形、動于—體。2007年4月,“天門糖塑”進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資文化遺產”公示項目名單。說到塑糖人,不能不提到天門糖塑。天門糖塑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藝術造型生動、色彩絢麗,在全國獨具風格、自成一體。
糖塑由吹、拉、搓、扯、捏、壓、剪等技藝塑制成形。而天門糖塑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將“吹”與“塑”進行巧妙結合,在制作上高人一籌。同時天門糖塑還有更絕的一點是它們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天門糖塑藝人把飛禽走獸,器物用具,人物故事,神話傳說都能作為題材。常見的有連年有魚、牧童、二龍戲珠、麒麟送子、三英占呂布、西天取經、老鼠拖葫蘆、金獅圍香爐、穆桂英掛帥、楊宗保點兵等等。
“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 雷鋒,解放前是一名孤兒。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他入學讀書。參加工作后,多次當選為勞動模范。1960年參軍,兩年多的時間里,立功三次,還被評為模范共青團員和節約標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1963年初,他的優秀事跡公開報道。1963年3月2日,《中國青年》雜志中首先刊登了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題詞手跡。第二天,《解放軍報》又首次刊登了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同志的題詞手跡。《中國青年報》隨即轉載。以后,陳云、葉劍英等同志也為雷鋒題了詞。號召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的共產主義精神品質。從此,學習雷鋒的活動在全國展開,而且不管政治形勢如何變化,雷鋒精神卻經久長存。“向雷鋒同志學習”逐漸成為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動員口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于2013年3月份召開。
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是人類在20世紀末確定的又一個節日。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商業和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聯合國長期以來致力于解決因水資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機。1977年召開的“聯合國水事會議”,向全世界發出嚴正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繼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鏡花緣》 《鏡花緣》清代百回長篇小說,是一部與《西游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藍田玉與金伯利鉆石 藍田玉是古代名玉,早在秦代即采石制玉璽,有著名的和氏璧。唐代及以前的許多古籍中都有藍田產美玉的記載。據記載,唐明皇就曾命人采藍田玉為楊貴妃制作謦(一種打擊樂器)。其《漢書·地理志》,說美玉產自“京北(今西安北)藍田山”。其后,《后漢書·外戚傳》、張衡《西京賦》、《廣雅》、《水經注》和《元和郡縣圖志》等古書,都有藍田產玉的記載。至明萬歷年間,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所謂藍田,即蔥嶺(昆侖山)出玉之別名,而后也誤以為西安之藍田也。”
金伯利鉆石是中國較早從事鉆石首飾的推廣、加工與零售的專業機構,擁有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亦是首屈一指的知名品牌。金伯利品牌發展至今,始終立足經典,創意不斷,通過每一顆鉆石傳達愉悅與幸福的感覺,帶來獨特鉆石消費體驗與精致時尚的生活態度。擁有卓越品質與服務的金伯利鉆石,用親情化的服務構筑與顧客溝通交流的平臺,多年來致力于引領時尚潮流,現時銷售網絡及辦公機構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加拿大及比利時,專營店近600家,遍布中國三十個省市,是中國地區最大的鉆石零售商之一。金伯利鉆石新落成的鉆石產業園占地22000平米,涵蓋了原胚進口分揀、切磨加工、鉆飾設計、配金生產鑲嵌、供應零售市場等鉆飾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年設計加工能力達15萬克拉。金伯利鉆石產業園是上海首個由品牌自行籌建的鉆石產業園,其規模在國內乃至整個遠東地區都是首屈一指的。
張大千作品選 張大千(1899~1983年),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是一位深受愛戴的偉大藝術家,特別在藝術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游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茶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戰中后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川藏、滇藏兩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此為滇越茶馬古道),直到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中國陶瓷——青花瓷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黃香溫席 昔漢時黃香,江夏人也。年方九歲,知事親之理。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以待親之安寢;至于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臥。于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龍虎山 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龍虎山為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面積220平方公里,龍虎山是我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是2009年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中心推薦的中國丹霞[龍虎山(包括龜峰)等六處風景名勝區組合申報]項目,是2010年中國唯一申遺項目。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把“中國丹霞”(龍虎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龍虎山已經成為我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2012年4月27日,國家旅游局正式授予龍虎山旅游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稱號。2009年龍虎山還入圍“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旅游景區”金獎。
壯族建筑 壯族多沿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大多數房屋仍然保持古老的"干欄"形式,由于居住地區不同而形式各異。在從江、黎平等地,壯族多與侗族雜處,房屋結構外觀基本上與當地侗族相同。其樓房全系木質結構,一般先起底層,上立屋架(壯族叫兩節柱),兩頭搭以偏廈,頂上蓋瓦或杉皮,有三間五間不等。樓上住人,底層關養牲畜、家禽,置農具,設舂碓、磨坊等。樓梯設于屋內一側,樓上前邊為走廊,較寬敞,圍以欄干或半節板壁,光線充足,壯族人在這里會客、乘涼和紡織。進大門是堂屋,一頭設火塘,后屋和側屋為臥室。糧倉多設于住房旁邊,房前豎立一排高約丈許的掛禾架,名叫禾廊,作為秋收晾曬禾把,待干后堆入糧倉。獨山、荔波一帶的壯家房屋,則與鄰近廣西壯家相同。其樓房有三間五間至八九間不等,一般不搭偏廈,樓梯設于屋前正中,有砌石梯或木梯。樓上住人,分前中后三隔,后邊為臥室,中間為過廳,正中設香火堂,前邊為年青子女臥室、書房、客房和紡織間,一頭設火塘、火灶,其地基填實土石。磨坊、舂碓、糧倉等,設于屋內或另立廂房安置。樓下只是關養牲畜和家禽。房前多搭一竹、木曬臺,晾曬衣物和糧食等。居住市鎮附近和交通沿線的,因受外界影響,有的新建房屋多改為平房或普通樓房。
孟姜女哭長城 民間流傳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云南麗江、安徽歙縣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絹本,青綠設色,無款,據卷后蔡京題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現藏故宮博物院。作品以長卷形式,描繪了連綿的群山岡巒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嶺、坡岸、水際中布置、點綴亭臺樓閣、茅居村舍,水磨長橋及捕魚、駛船、行旅、飛鳥等,描繪精細,意態生動。景物繁多,氣象萬千,構圖于疏密之中講求變化,氣勢連貫,以披麻與斧劈皴相合,表現山石的肌理脈絡和明暗變化;設色勻凈清麗,于青綠中間以赭色,富有變化和裝飾性。作品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將于2013年8月31日至2013年9月12日在遼寧省舉行,本屆全運會設31個大項、40個分項、350個小項。遼寧在2009年1月申辦全運會成功,是繼北京、上海、廣東、江蘇與山東后,第6個主辦全運會的省市。
第六屆東亞運動會 2013年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將于2013年10月6日至10月15日在中國天津舉行;這屆東亞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會主辦1993年上海第一屆東亞運動會后第二次主辦東亞運動會,也是天津首次主辦綜合運動會。
為了增進東亞地區各奧委會在體育上和文化上的交流,地區代表于1991年9 月15日舉行之東亞各國奧委會第一屆理事會上首次提出舉辦東亞運動會(East Asia Games)的建議。而同年11月于第二次東亞各國奧委會協調會議中正式通過東亞運動會為四年一度的體育活動。
習仲勛(1913——2002),陜西富平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陜甘邊區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第五屆、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2002年5月24日5時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三江并流三江并流指發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長江上游)和瀾滄江(湄公河上游)這三條大江在中國云南省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穿過橫斷山脈高大的云嶺、怒山、高黎貢山中幽深的峽谷,并行奔流數百千米而不交匯的自然奇觀。是中國境內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
斑海豹斑海豹生活在寒溫帶海洋中,除產仔、休息和換毛季節需到冰上、沙灘或巖礁上之外,其余時間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戲。斑海豹是在溫帶、寒溫帶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類動物,分布區主要在西北太平洋的海域及其沿岸和島嶼,如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和朝鮮海等。它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黃海,偶見于南海。
元曲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武漢大學建校一百二十周年 武漢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與法國同行聯系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學校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于1913年由國民政府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于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首批國立綜合大學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學府。武大校園環境優美,建筑風格奇特,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2012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排名,武大位列第八名。
莫高窟與吳哥窟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近代發現的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筑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并花了大約35年建造。
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二十周年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和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被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以上只是各套郵票的簡要資料,對于每套郵票的詳細資料發行時再作具體介紹,還有三套郵票的資料等郵票名稱公布后再介紹。 (王陽靈/撰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