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于2012年11月8日發行了/1。鮮為人知的是,這套分別命名為“科學發展”和“繼往開來”的郵票,出自兩位湖北設計師之手。他們是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著名設計師許開強,以及他的合作伙伴、該院青年教師饒鑒。
在紀念郵票正式亮相之際,兩位設計師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許開強稱,設計郵票時,作為湖北標志性符號的三峽大壩,曾作為候選元素。
誕生歷程:歷時半年修改十余次
“省屬院校能爭取到國家級項目并不容易。我一直想抓住重大事件,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所以接到郵票印制局十八大紀念郵票的設計邀請函時,我很興奮。”一拿到邀請函,許開強就組織了學院的幾位青年設計師動手設計方案,“我當時的設想是,一方面要回顧歷史,另一方面要面向未來,這與后來所要求的科學發展和繼往開來的主題不謀而合。”
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該如何體現?許開強的設計團隊先后歷時半年,制定了十幾種方案,修改了十余次,“最后選定了長城、和平鴿、航天科技等元素。”他解釋說,長城與和平鴿象征中國作為大國的和平崛起、和平發展;而航天科技不僅僅是科技領域的輝煌,更是一個大國綜合國力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將兩枚郵票合在一起,背景中就出現了一個太陽,這讓郵票具有了整體感。“太陽放射的光芒有如麥穗一般,象征著國家的收獲和繁榮。”
背后故事:三峽大壩曾是候選元素
“做設計,我的方法就是加減乘除。首先將各種元素都加上去,不要有遺漏,也不能有遺憾;然后再將這些元素一遍遍篩選,選出最具有代表性和表現力的元素;將這些元素‘相乘’、精煉,得到最佳效果。”許開強笑言,一枚郵票不過方寸,這背后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辛勞。“這套郵票上配的花,本來是我們手繪的。后來用了國花牡丹,拼了一個多月,才拼出符合要求的花型。”饒鑒說,反反復復的修改,讓他們倆都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許開強還透露,最初在設計畫面元素時,曾經把三峽大壩也列入其中,“畢竟這是咱們湖北的標志性工程。”但最終方案里,三峽大壩未能入選。
設計夢想:要為湖北設計加分
在設計領域,許開強已經功成名就,他曾經設計的湖北衛視的臺標“火鳳凰”廣為人知。這次郵票設計親自披掛上陣,他笑言要為整個湖北的設計師“加分”。“現在湖北在打造文化強省,武漢也在打造設計之城。作為設計師,應該拿出強有力的作品,展現湖北人的藝術才能。”許開強說,要從全國那么多設計院校中脫穎而出,既需要有影響力的作品,更需要機會,“我們抓住了這個機會,可以自豪地說,這套郵票是湖北人設計的!”來源: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