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時期形成的一個特殊市場,同時也是廣義的收藏品投資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0多年來的郵市行情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種變化與經濟形勢發展密切相關。郵票市場自1980年以來經歷了三起三落,在經過長時間的低迷后,近幾年的行情走勢已趨于平穩,郵市整體行情在不斷上揚當中。
目前的中國郵市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在近兩年老票的上漲行情中得到了證明,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老紀特郵票、“文”字郵票和編號郵票以及許多1991年前發行的JT郵票和小型張等,市價在一次次地不斷刷新,很多品種都創下了自1997年以來的新高。一些受郵人喜愛的各種首日實寄封、帶有歷史價值的封片,在郵市已是一價難求。那么,近幾年老郵和票品如何會走出低谷,不斷創出新高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集郵收藏隊伍日益壯大。
集郵收藏是我國民眾最喜好的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動之一,特別是經過30多年集郵協會和集郵群體的發展以及各類郵展的舉辦,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近十年來各類民間集郵團體的不斷發展壯大,為集郵組織和集郵活動增添了新的活力。30多年來,江西省集郵愛好者隊伍有了明顯的發展,1983年時全省僅有集郵協會會員147人,今年已達15萬余人。南昌市集郵愛好者在1984年僅不到千余人,今年已上升到4萬余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江西省和南昌市集郵隊伍正在蓬勃發展壯大。
二、老郵經典票品備受青睞。
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推出的中國集郵專賣店自2009年陸續在各省(市、區)亮相后,目前已發展了千余家。中國集郵專賣店出售的許多郵票全集、年冊等憑借良好的信譽和品相優良的票品,受到日益富裕起來的社會大眾的青睞。由于各種生肖冊、JT郵票大全冊、“文”字郵票和編號郵票大全冊等銷售一直較好,從而帶動了郵市相關票品的上漲。如“文”字郵票全套冊2010年時市價為14萬元左右,去年最高漲至24萬元以上;1974年至1982年JT郵票冊2010年時市價為6萬元左右,今年最高價曾達8萬多元;1983年至1991年JT郵票冊也從4500元漲到最高的7800元。而一直受郵人關注的2003年的小版張,全年面值僅為450元左右,由于其中有幾種的印量僅在40余萬版,最高價已達7500元左右。還有很多生肖郵品近幾年的走勢也很好。
三、集郵產品開發分散資源。
郵品冊與禮品冊結合,使許多相關郵品成為了各地企事業單位的首選禮品,由于郵冊中不僅可以印上企業標識和企業發展業績等,更可彰顯各企業的文化魅力。因此,許多企事業單位在舉辦慶典、會議和紀念活動時都采用郵品冊作為商務禮品,這就使許多新老票品逐漸沉淀下來,且很多郵品一旦分散沉淀后,難以再聚集到郵市,這樣還達到了在社會各界宣傳集郵的目的。T46“庚申猴”郵票在2010年5月初的市價為9000元,后漲到了12000元,總升值幅度為面值的1.5萬倍,整版郵票最高價更是達到150多萬元,再度成為新中國郵票升值的明星。此外,許多過去不被看好的人物題材郵票,近兩年更是有了3倍、5倍甚至10多倍的漲幅,并且是以“慢牛”式的上漲,很多品種幾乎不回調或回調幅度很小。
四、集郵展覽規模大吸引人。
30年來,集郵活動內容之多、范圍之廣、郵展之頻繁是其他任何收藏文化活動難以比擬的。除了各地集郵展覽和全國郵展外,亞洲郵展和國際郵展也在中國舉辦了多次,且一屆比一屆辦得好。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北京世界郵展和2009年洛陽世界郵展分別較好地配合了國慶50周年和國慶60周年的慶祝活動,郵展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參展和參觀人數之多,在世界集郵史上甚為罕見,尤其是2009年洛陽世界郵展創下了中外來賓達35萬人次的紀錄。
五、集郵投資收藏簡便易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已進入千萬元甚至億元級領域,但書畫、陶瓷、玉翠等很多收藏品并不適于普通大眾收藏投資,而且其中還充斥著許多偽品、仿制品,很容易導致投資失敗或引發民事糾紛。而郵票則適合各個階層人士集藏和投資。進入集郵世界,可以從一枚郵票或一個實寄封開始,隨之深入后,或潛心研究或組集參展;收藏一本郵票年冊僅幾十元或上百元,千元即可購買到系列的郵品;上萬元至百萬元的郵品也可作為投資的選擇。加之廣大集郵者通過全國各地集郵專賣店以及幾萬家郵局預訂和購買郵票,使辨別郵票的真偽有了保障。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郵市和集郵交易網站也便于出售掉郵品,這些相比其他收藏品的優勢都是郵票深受人們普遍喜愛的重要原因。特別是自2000年以后我國多次銷毀郵票的行動和郵票發行量減少到1000萬套左右,讓集郵者增加了收藏和投資的信心。
六、集郵活動深入校園社區。
進入新世紀以后,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要求集郵活動走進校園、企業和社區等,以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如今全國已有數不清的廠礦企業和社區成立了集郵組織,并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郵活動;已有259所大、中、小學校園被授予“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各省級“示范基地”更是達千余所。目前江西省已有“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學校14所,省級“示范基地”學校5所,“青少年特色郵局”5所。青少年集郵活動的廣泛開展不僅傳承了書信文化,且增加了青少年的興趣愛好,為提高青少年學習各種社會知識打下了基礎。今年已有江西、安徽等4省在高考考題中設有集郵知識題目,并引起了許多家長的密切關注,這也為集郵走入千家萬戶創造了條件。
綜上所述,集郵是“珍惜文物票中收、方寸之間樂無窮”的文化活動。集郵者參加到集郵活動中后,一定會體味到集郵帶來的怡情、益智的快樂,通過集藏各種郵品也同樣能享受到集郵的儲財功能,這也是廣大集郵者在長期集郵活動中得到證實的。
經過了幾次郵市大潮的洗禮,廣大集郵者和投資者的集藏與投資行為已經非常理智。郵市近幾年雖然還有個別品種出現暴漲暴跌的現象,但整體行情一直處于平穩上漲的過程中,這與我國新形勢下集郵事業的發展密切相關。雖然郵市還有炒新現象,但是越來越多的集郵者堅持集藏郵票、編組郵集,使集郵活動得到廣泛的開展。隨著集郵宣傳和活動的不斷普及,更多的郵人堅持長線投資的理念,郵市行情會在調整中不斷上揚,郵市必將更加健康地發展。來源:中國集郵報作者:王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