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定于2013年4月25日發行《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小型張)1套1枚。詳情如下:
志號:2013-10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1-1)J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 6元
小型張郵票規格:60×40毫米
小型張規格:120×80毫米
齒孔度數: 13.5 度
版 別:膠印(局部壓凸工藝)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計者:趙瑋
郵票資料提供: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邊飾圖片攝影者:單德
責任編輯:干止戈
印制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原地郵局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由年輕的設計師趙瑋設計,郵票以秦代封泥和里耶秦簡為主要設計元素,以古驛道為背景,把秦代郵驛史的重要元素匯集一起,宏觀與微觀結合,反映出古代郵驛傳遞在華夏的古老歷史。小型張秦簡上的文字為:“遷陵以郵行洞庭”,是里耶秦簡鎮館之寶,是世界上最早的郵差記錄。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原地郵局: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郵政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二層),郵政編碼:100083。湖南龍山里耶郵政所,郵政編碼:416821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簡介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簡稱全國集郵聯。中文譯名為All-China Philatelic Federation,簡稱:ACPF。1982年1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集郵協會和全國行業性集郵組織聯合組成的群眾文化團體,是依法登記的社團法人,屬非盈利性社團組織,現有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團體會員31個以及體育、第二炮兵、石油、航天、煤炭、海員、水利、航空等8個全國行業性集郵組織,基層集郵組織4.1萬個,會員350余萬,集郵愛好者達1400萬。
自1982年1月30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成立以來,群眾性集郵組織迅速發展壯大。會員從初創階段的數萬人發展為421.48萬人。形成覆蓋全國的集郵組織網絡。全國各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集郵者參加集郵日、知識講座、學術報告會、集郵交換等活動。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于1983年7月27日—28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國際集郵聯合會第52屆代表大會上加入了國際集郵聯合會組織;于1983年8月12日在泰國曼谷召開的亞洲集郵聯合會第5屆代表大會上加入了亞洲集郵聯合會組織,至此成為國際集郵聯合會和亞洲集郵聯合會的會員國。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業務范圍
1、指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集郵協會和全國行業性集郵協會的工作,發展集郵組織,行使組織服務、溝通協調和管理監督的職能;
2、普及集郵知識,提高集郵水平,倡導高尚的集郵道德;
3、組織集郵學術研究,宣傳集郵文化內涵和社會作用;
4、舉辦和支持全國性的集郵活動,表彰獎勵集郵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5、積極向有關方面反映會員的正當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對有關郵票、郵政用品設計、選題、發行等工作提出建議;積極尋求自我發展的途徑,努力為會員提供服務;
6、出版會報、會刊和有關出版物;
7、代表中國集郵界參加國際性集郵組織舉辦的會議,積極開展國際集郵文化交流活動,加強與世界各國和地區集郵組織的友好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