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的來歷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于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閱讀和寫作。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和中國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的辭世日。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幾千年來書與無數的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國郵政定于2011年4月23日發行/11套1枚。該套郵票的主圖是一本打開的書,圖案右側是表達“世界”概念的地球形狀,左側是微微翻開的書頁,在它的后面是三把鑰匙的形狀。郵票圖案由圖書、地球、鑰匙組成,彰顯了“世界讀書日”的主題,藍色的主色調象征知識的海洋,右下角的三枚鑰匙,意寓知識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