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因郵而始無郵而終, 留下來的均為集郵文化收藏。 只有在法律缺失和社會封閉的國家,其背后無形的權力和利益作為推手,才允許大量仿冒和臆造郵票郵品的現象存在。所以權力的膨脹和濫用,無疑成了一切制假造假的溫床。但是,這種直接危害國家公信度與社會穩定性的短視行為,是不可以持續的。
傳統的郵市,原本是因應民間集郵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可是今天的中國郵市,除了滿足集郵需要之外,更多的是為商業的投資或投機行為提供服務。投資也好、投機也罷,如果不具備基本的郵識,就連什么是郵票都沒搞清楚,便盲目進入郵市跟風炒作,結果不少人都栽了跟斗,問題在于求財之心太切,投機欲望太強。
目前,中國郵市基本特點是新郵炒作投機風盛行。郵市投機不需要什么郵識,也不需要搞清楚什么是郵票,有所謂賺錢效應就行!這是許多新郵持有者力求解套的觀點。在我看來,如果虧損被套,就算交了學費,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也別指望中國郵政會給您翻盤止損的機會。遠離新郵、不碰新郵是最明智的選擇。事實上,自從1992年郵政改制以來發行的新郵都不是真正的郵票,頂多就是仿冒品花紙頭而已。大家不知情上當受騙,陷入新郵泡沫,這是整個社會泡沫化使然,可以說大多數郵人都未能幸免于難。就如廣大民眾面對股市泡沫房市泡沫一樣,唯有那驚心動魄斬倉斷臂的勇氣才能使你死而復生!
郵市短線投機風險大,不透明不確定因素太多,一旦被套很難脫手,唯有長線理性投資方能獲取豐厚回報。但新郵不適合長線投資: 一是非傳統集郵的真實郵票,不具備郵票的基本屬性;二是不符合國家郵政法和萬國郵聯公約,不能入編正規郵集參加郵展;三是弄虛作假不是合格的集郵收藏,不能送交有資質的拍賣公司標拍;四是濫發爛炒,聲名狼藉,社會影響極壞,令江蘇文交所不得不重新審視新郵問題帶來的極大風險;五是非郵政服務所需的新郵繼續發行,將使虛假郵票的泡沫越來越大,前期被套的次新郵疊加越來越多,形成永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綜上所述大家是否看見:那些表面高舉“集郵文化發展”大旗,背后卻濫發爛炒新郵毫無約束,簡直是在糟蹋優秀的傳統集郵文化。
集郵文化的理性發展,應為優秀傳統集郵和郵集的收藏、整理、研究、發掘、編匯、交流、運用和服務。所以,郵市歡迎有遠見的長線理性投資行為,不歡迎干擾大方向的虛假郵票短線投機行為。大家喜歡“郵迷”這個稱謂,而“郵迷”首先是愛郵票、愛集郵對吧!但集郵必須務實求真,否則,還奢談什么集郵文化?其實,廣大郵迷郵人,除了對郵政郵市泡沫亂象的擔憂之外,還有許多有益的事情可以做。渴望郵市的復蘇,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我們可以先從收藏、整理、研究、發掘民間集郵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80年代發行的,歷史文化極其豐富的集郵票品上,如五一國際勞動節90周年,五四60周年,三八婦女節70周年,列寧誕辰110周年,中共60周年,1986國際和平年,愛因斯坦誕辰100周年,羅伯特發現結核桿菌100周年,國際飲水衛生10年等等、等等。這么多富有歷史意義和現代人文氣息的集郵精品,大家卻視而不見,難道都得了夜盲癥不成?郵友們快快行動起來,把這些具有長遠收藏價值的集郵精品介紹給廣大公眾,不枉今生郵市郵壇走一回,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