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峰峰職教中心充分利用集郵活動對青少年豐富學識,德育智育美育的多重功能,開展集郵校本課程。集郵校本課程資源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契合中學生學習和提高。集郵課程文化積淀成學校寶貴的教育資源,成為了學校獨特的辦學優勢,促進了教師專業化和學生的個性發展,豐富了校園文化。
關鍵詞:集郵校本課程 開發原則 校園文化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峰峰職教中心),于 2004年成立了校集郵協會,2005年建成集郵展廳,確立集郵作為校本課程,并融于課堂教學。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授予“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此后集郵校本課程開展的扎實有效。校本課程充分尊重和考慮學校教師和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以及個性的差異,使學生發揮潛能,健康和健全的完善和發展。峰峰職教中心郵協2005年至2011年連續七屆榮獲河北省“郵政杯”“優秀組織獎”; 2006年榮獲“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優秀成果集體一等獎”和“先進單位”; 2008年正式出版發行了河北省第一本集郵校本教材《郵苑》;2012年榮獲“全國先進集郵組織”。
峰峰職教中心開設的集郵校本課程課程資源方面融合了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集郵組織的優勢,與國家課程互補,課程實用有用,能看能動,可深可淺,使學生在有限的在校時間內,提升學生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個性發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體現了學校特色,滿足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個性化需求,三者的持續發展又豐富了校園文化。
一、開展集郵校本課程概況
峰峰職教中心從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出發,本著貼近社會,貼近學校,貼近學生,貼近課程的原則,將校園集郵確立為校本課程。素材性資源有部分教師個人收藏的大量藏品和校本教材《郵苑》,條件性資源有展廳和部分教師。
峰峰職教中心開發出一系列集郵校本教學資源,以專題的形式有《高中地理圖解》、《文學盛典回眸》、《騰飛的中國》、《長江黃河》、《56個民族56朵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變遷》等。學校專門投資30余萬元裝飾了一個200平方米的集郵展廳,可同時展81個標準展框,1100張貼片、5000余枚票品。展廳配有升降式投影設備,方便學生觀看視頻和專題片。校集郵協會專門從在校學生中精心挑選學員進行培訓,作為展廳的義務講解員。9年來學校的集郵展廳長年對校內外開放,這樣的展廳規模在全國和省是少見的。隨著學校各班多媒體教學設施的完善,校集郵協會結合任課教師在使用集郵教學貼片的基礎上,將貼片制作成幻燈片進行輔助教學。部分語文、政治、地理、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演示集郵貼片的同時,利用電腦播放幻燈片,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校本教材《郵苑》分為六章,分別為郵票的誕生、郵票常識、集郵、中國郵政與郵票、專題集郵和青少年集郵。每個章節含有問答題,其中彩色插頁30頁,包括歷屆奧運會和冬奧會主辦國郵票、中國珍郵、及郵票上的邯鄲。《郵苑》系統地講述了集郵常識,集郵知識由淺入深,由抽象到具體,層層深入,細致嚴謹;從細節上看,把學生關注的奧運會、兒童題材郵票、學校集郵等穿插其中,增強了教材的可讀性與趣味性。
峰峰職教中心集郵校本課程明確了課程的知識、技能、情感層面的三維目標。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和兼職教師,課程教學列入教學計劃,每班每周1課時,并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每班都有興趣小組,利用業余時間活動。教學上突出體驗提高和實踐活動為主,促進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二、集郵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科學性,是要符合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的支持,內容編排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無論是什么課程和教材,都應該有一定的系統和脈落。開發校本教材應該按照一個系統的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所開發出來的教材應該是結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一定的體系,不應該是支離破碎的。峰峰職教中心的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知識內容由淺入深。低段使學生產生興趣,簡要地了解有關集郵的歷史和趣聞;中段要使學生掌握郵票的基本知識;高段使學生掌握集郵專業知識,為實踐活動和參展參賽做準備,體現了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科學性原則。
2、生活性原則
教育回歸生活要多渠道、多途徑和多方法。學校要設置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設置合理的學習時間和生活實踐的比例,教會學生“學會生活”。普通高中一些科目的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體現學科的發展內容,在社會生活中找到適應的立足點。峰峰職教中心就是針對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集郵校本課程,運用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郵票、首日封、明信片、旅游門票、票證等實際內容創設生活情境,注入生活內容,教會學生學會使用集郵的常用工具、郵品的收集方法、郵品的整理與保管。使集郵活動設計成學生親自參與,動手、動腦的有創意的生活化學習活動。對他們潛在能力給予有效展示、引導和提升,成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可開闊眼界,追求更高理想目標,創造更高的美好的生活。
3、時代性原則
校本課程也應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而與時俱進,并反映當代的先進文化。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必須與時代生活的節奏同步,反映時代的進步和時代精神,能喚起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的動力。
峰峰職教中心的校本課程資源具有時代性特點,有關郵票的知識從清代——新中國時期分別作了介紹,郵票的用紙、構圖、設計、制版、油墨、印刷等的發展變化與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校本課程資源既能及時反映郵票郵品的新成果、新技術,又通過郵票郵品門票內的內涵傳遞新知識、新思維,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時俱進。
4、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課程所需的資源在收集與開發過程中要注重打破僵化和封閉,堅持開放性的原則;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與文化學科課程不同,給予了學生不僅僅是校內的有限的課時,而是更廣闊的平臺。例如,集體組織校外參觀,有意識的與社會集郵愛好者切磋、交流、座談,鼓勵學生參加社會上各種形式的郵展活動等,既能使學生提高郵品欣賞、組織、設計能力,又能使他們加深與社會的聯系,并且體會了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
峰峰職教中心自開辦集郵校本課程以來,聘請了在當地集郵界有名氣的專家擔任校外輔導員,來校作指導性講座,邀請了市區集郵愛好者與校內學生開展集郵忘年交活動,邀請市、省青少年集郵協會專家蒞臨指導。開通了集郵協會網站。校內的郵品資源實現數碼化,郵品從小展廳走向大網絡,從校內擴展到校外,有效地方便教師和學生使用課程資源,學校擔任校本課程的老師與校外輔導員開通了新浪博客,有許多學生雖然從學校走向了社會,但依然保持著集郵的熱情,可隨時隨地通過網絡溝通互動。
5、實踐性原則
豐富多彩的實踐和運用,使得校本課程在學校教師和學生中不斷的改進、提高。注重過程的課程教育就是實踐——修正——再實踐的重復過程,學校和教師是校本課程資源和校本教材開發的真正主人,學校是校本課程資源建設的基地,教師和學生是實踐者,校本課程不是擺樣子、走過場,而是要付諸實踐,教師要實踐,學生也要實踐。學習制作貼片、設計郵票、設計郵戳、設計制作郵集都需要教師及學生的一一實踐。興趣的培養、能力的塑造可以使學生擺脫學習的負擔,真正立于社會實踐學到真本領。
三、集郵校本課程的價值和意義
滿足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個性化需求是校本教材開發的價值取向,三者的持續發展,相互促進,點靚了校園,豐富了校園文化。
1、彰顯學校個性,形成學校特色
峰峰職教中心這種校本課程形成的濃厚氛圍,代表了先進開放的文化,具有時代性、科學性,已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通過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實施,該校廣大師生對集郵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為校本課程會影響正常教學工作的顧慮被打消了,校園集郵活動漸入佳境。校園內一年一度的特色活動,給學校教師和學生課余生活注入了新鮮血液。現在校園內隨時可見的優秀作品展示,激勵著師生的創作熱情。逢有重大活動,學校領導親自牽頭,集郵協會認真組織,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氣氛非常的熱烈。在河北省“郵政杯”青少年書信文化知識和郵票設計大賽中,峰峰職教中心多次榮獲優秀組織獎, 2006年參加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集郵知識競賽,榮獲“優秀組織獎”,在邯鄲市和峰峰礦區獲得獎項不計其數。省市區的教育、團委、關工委等系統的檢察考查工作,經常第一站就來到峰峰職教中心,參觀展廳視察校園收聽匯報。校本課程開展的有聲有色,成為峰峰職教中心宣傳學校教育特色的最佳窗口。
2、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峰峰職教中心開設的校本課程沒有設專職教師,教學和輔導任務由課任教師(對郵集感興趣的能勝任的教師)擔任,教師認識到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重視以合理的方式實現合理的教學目標。為上好每一節校本課程課,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備課資料,教師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大有提高。在這個新的起點,學生在某些方面還要有比教師更大程度上的資源和能力,教師已不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而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這種課堂的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師生之間被彼此的熱情感染,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更加有效果,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學生的潛能調動了,教師的潛能更調動了,不斷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探求教學行為功能的最優,用新思維適應競爭需要。通過教師學習——研究——開發——實踐——反思——總結積累,部分教師也因此獲得了鍛煉和提高,教師藺燕以研究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的碩士論文取得河北師范大學的教育碩士,集郵輔導員張會成、劉兵強、王彥彥等一批教師獲省、市“優秀輔導員”等榮譽。
3、提升學生素養
校本課程要本著面向多數學生,培養、挖掘學生的潛在綜合能力,給予學生自我實踐自我塑造的空間,注重差異化,使個性在共性中完美的體現與發展。素質教育的宗旨是讓學生在有益活動中體驗和領悟做人的道理,是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鍛煉自己,從而展現自己的優秀品格和高尚情操。學校要精心安排好學生的學習生活,課程資源呈現豐富,不僅可以促進課程之間的整合,同時還能培養受教育者的欣賞美、創造美、評價美的能力,給學生以自由發展的空間,使得學生突出和張揚自身個性。
經幾年的實踐,峰峰職教中心學生的發展變化令人欣喜,課上認真學習,課下發展與集郵相關的愛好,其他的不良習慣得到改正和控制。近些年的河北省集郵協會舉行的中小學生郵文大賽,集郵知識競賽,邯鄲市集郵協會、市教育局、市團委、市郵政局舉辦的中小學生郵票設計大賽,多數學生送交了作品,有多名學生獲獎。好多學生選擇了高中就讀峰峰職教中心的美術特長、播音主持、影視編導和服裝設計等特長班。在峰峰職教中心近幾年的高考中,學生的個體也從校本課程的開展中脫穎而出。曾擔任展室講解員的郝婉秋同學現在是河北傳媒大學主持人專業二年級學生,講解員段曉月是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主持人專業四年級學生,兼任該大學電視臺主持人和展廳講解員。
4、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峰峰職教中心校園豐富的文化生活,每周的集郵課,隨時方便參觀的展廳,師生間相互交流制作貼片,不定期的郵票設計比賽,重要節日、活動的主題郵展,郵文寫作大賽,適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興趣特點。教師擔負著核心作用,教師淵博的知識、良好的修養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引導著學生奮發向上全身心投入學習。學生在絢麗的文化活動中,求知求真求樂相互教育相互約束相互促進和發展。師生通過這一興趣和愛好,增加了與社會人士交流,再反饋到學校,又拓展了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空間。
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能營造濃厚的環境氛圍,實現對學生心靈和人格的塑造,校園的師生也會在這種情形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染,形成有益的習慣,在思想觀念上,在價值取向等許多方面被校園文化同化。外部的文化活動能向內轉化為內部過程的結構,對師生的影響是長期的。良好的校園文化也能在一般教育不能充分發揮效用的地方成為一種導向和補充。學校的集郵活動也真正成為學校的實力,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大閃光點。作者: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職教中心 張會成 藺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