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郵首日寄發首日實寄封的郵友越來越少。很多郵友因為工作原因、時間沖突、買不到新郵等諸多客觀條件限制,無奈放棄了到新郵現場購買首日封,改為從中國集郵總公司、網上各個郵商處預定全年首日封實寄業務,省時省力,還能保證一個不落。
對于這些商業首日封,筆者同很多郵友一樣,始終抱有一種復雜的心態。一方面,通過提前預定,可以保證自己收藏首日實寄封的愿望和訴求,郵商通過辦理預定,實現了經濟利益,客觀上有利于保持不少集郵者們對首日實寄封這個愛好能延續下去。
另一方面,因為中國集郵總公司、郵商處貨源充足,能夠保證每一套郵票的首日封供應,集郵者省卻了往返奔波、熬夜排隊、費時費力等諸多不便,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支出了部分金錢,換取了全套首日封的收獲。
筆者就曾經連續幾年從中國集郵總公司、上海郵商處預定全年首日封實寄業務,各種心情五味雜陳,令人感觸頗多。因為提前預定,基本上屬于手有余糧、心中不慌類型,對于排隊購買新郵,寄發首日封,尤其是自制首日自然封興趣不大,基本上不去新郵現場熬夜排隊。
筆者這種“懶惰”是有著切身體會和慘痛教訓的。現行新郵發行體制,決定了新郵當天不能敞開供應,采取限購調控的模式。遇到熱門票品發行首日投放市場更是少之又少,幾百人排隊,每人一套,不到三分之一時就已經售罄,后面排隊的郵友基本上就變成了“打醬油”的。
目前去新郵發行首日的,主要以退休郵友為主,這部分郵友喜歡傳統的模式,加之有時間,能夠避開工作沖突這一主要矛盾。同時,新郵首日購買新郵、寄發首日封還是郵友們相互見面,一敘友情的重要途徑和場所。
打開電腦,集郵者不禁會發現,不少集郵網店鋪天蓋地的出售各種商業首日封,令集郵者目不暇接。看似琳瑯滿目,實則大小雷同。很多商業首日封品相更是沒的說,比集郵者自己的實寄封不知道要好處多少倍。
這中間,主要是郵商、網店在新郵首日,將大量的首日封加蓋日戳后,根本不經過實寄,而是快遞到目的地,再趕到當地郵政部門加蓋落地戳,“人為”炮制出品相完美的首日實寄封。
有的時候,當天拿不到貨源,就等到貨源到達后,再將日戳倒撥回首日加蓋,快遞到目的地后,將落地戳倒撥回到合適的日期加蓋。這種純粹商業意味的首日實寄封,已經變味。為了保持品相的美觀,絕大多數地址都是打印機直接打印,冷冰冰的感覺不到一絲“溫暖”。
商業首日封泛濫,需要一分為二的客觀看待。一方面是有市場,所以才會出現;另一方面,是郵政自身服務不到位,主要是新郵首日不到貨、不能敞開供應等“瓶頸”因素制約。這背后,是目前新郵發行體制存在的弊端。如果新郵敞開發行,集郵者可以如愿以償的買到新郵、首日封進行實寄,商業封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集郵者如果從收藏的角度出發,是可以適當收藏這些集郵總公司發行的首日實寄封。但是,如果是從投資的角度,商業首日封幾乎沒有投資價值,尤其是為了某些活動、慶典制作的商業封,更是毫無價值可言。因為需求量很少,能夠組集參展的集郵者不到集郵者總數的十分之一,對這些商業封幾乎是不聞不問,比較喜歡自然封,這就決定了未來升值潛力有限。
面對琳瑯滿目的商業封,廣大集郵愛好者要擦亮眼睛,仔細辨別,不要多年以后才發現白白交了學費不說,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作者:西安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