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郵資信封,又稱禮儀郵資信函,根據華夏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國集郵百科知識》中的定義,是指為配合傳統禮儀和婚喪嫁娶、生日、邀請等儀式,便于人們表達情感而發行的專用郵資封。這個定義明顯是按照1995年發行的五枚禮儀郵資信函來說的。而我國郵政在1995、1999和2000年分別分四次發行過四套12枚禮儀郵資信封,對照這個定義已經不太合適了。但有一點,禮儀郵資信封屬于專用信封。
一、禮儀郵資封發行基本情況
1995年5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PF1995禮儀郵資信函一套5枚,他們的編號和發行量分別是:10-1生日封,200萬枚;10-2婚慶封,200萬枚;10-3敬師封,200萬枚;10-4邀請封,150萬枚;10-5致哀封,100萬枚。郵資圖案是變形的“愛”字,郵資是當時的國內外埠平常函件基準郵資20分,只是刷色不同,每枚信封對應有一個圖案分別契合以上主題,封內各對應有一個卡片。看編號應該是一套10枚,但發行這5沒后再沒有下文。這套郵資封規格是230×120毫米,由北京鴻納郵品股份有限公司印制,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監制。
1999年2月10日國家郵政局發行禮儀郵資信封一套3枚,編號LF1《恭賀新禧》,LF2《福壽延年》,LF3《喜事連連》,郵資封規格是230×160毫米,LF1、LF2郵資是100分,LF3郵資是540+100分,原來信封里面還有一個賀卡,信封本身比較大,裝入賀卡后超過函件基準重量,所以都按照超重設計郵資,LF1、LF2都是國內外埠函件40克以內郵資,LF3是國際航空平信40克以內郵資,并把郵資設計成兩個互不相連的圖案。都是北京郵票廠印制。
1999年12月18日國家郵政局發行禮儀郵資信封一套3枚,編號LF4《恭賀新春》,LF5《四季平安》,LF6《愛心永駐》,郵資封規格是230×120毫米,郵資均是國內外埠平常函件基準郵資80分,LF4和LF6由北京鴻納郵品股份有限公司印制,LF5由北京郵票廠印制。
2000年1月20日國家郵政局發行禮儀郵資信封一套1枚,編號LF7《迎春接福》,郵資封規格是208×110毫米,由北京鴻納郵品股份有限公司印制。LF7郵資是國內外埠平常函件基準郵資80分,在印制時郵資圖使用了壓凸工藝。
二、禮儀郵資封的特點
1、PF1995封開創了多個第一。這是我國第一套禮儀郵資信函,同時在郵資信封背面印制有印刷廠、發行量、監制機關等文字,也是中國郵政用品中絕無僅有的。以往發行的郵資信封,一般只印有發行部門名稱,出現印刷廠信息的很少,而把發行量和監制單位都印上這是唯一一次。從這個發行量可以看到,這套禮儀信函僅僅發行了100萬套。郵資封的郵票圖案相同,刷色不同,這種情況在我國建國初期的一些郵票中曾經有過,而郵政用品中這也是第一次。
2、LF3是唯一一枚國際郵資禮儀郵資封,同時雙郵資圖的設計在我國郵資票品中也是唯一的,需要注意的是雙郵資圖其實也是圖案相同而刷色和面值不同的兩部分構成,這是對PF1995封郵資設計的一個推進。
3、封圖和郵資圖都緊密關聯。禮儀封主要是在逢年過節使用,所以除了致哀封外,都含有喜慶氣氛。各枚郵資封郵資圖注重喜慶,顏色鮮艷,主題突出。對應的信封圖案,也都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像PF1995(10-2)婚慶封封圖是戲水鴛鴦,LF5《四季平安》封圖是花瓶,LF7《迎春接福》封圖是對聯和年畫等,把中國傳統與郵資封緊密結合起來。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
1、禮儀郵資信封發行了四套12枚,從發行時間上看,明顯沒有長遠規劃,所以發行周期明顯長,六年12枚還是太少。
2、最初發行的編號是PF,封背印制有“禮儀郵資信函”字樣,后來發行的三套編號是LF,發行公告稱為“禮儀郵資信封”,前后漢字名稱不統一,簡稱也不統一。PF應該是“普通郵資封”的簡稱,如果這樣明顯和背面印制的“禮儀郵資信函”不符,也和禮儀郵資信封的專用性質不符,而LF是“禮儀郵資信封”的簡稱,比較規范。
3、PF1995最初從編號看,應該是發行10枚,不知為什么10多年過去了,他和1983年4月1日發行的M1《花卉封》一樣,都沒有下文。
4、從規格看,這些郵資封明顯偏大,除LF7之外,其他的都既浪費紙張,又浪費郵資。作者:心軒 文章來源:湖北集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