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騰沖縣和順鎮,是中國魅力名鎮之一。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和順鄉著名僑領寸嗣徽先生(字仲猷,1898—1942年)就在家鄉竭力推進集郵活動。他每次從緬甸回鄉省親,都帶回大量外國郵票供鄉親們觀賞,無償贈送給愛好者,向鄉民進行集郵啟蒙教育。令人惋惜的是仲猷先生在家鄉珍藏的十多本精美集郵冊,由于歷史的滄桑,如今已不知其蹤了。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和順鄉中的知識分子李秋農、張月洲、張虛房等六人,在仲猷先生的影響下,自發在鄉中成立了一個集郵組織,依據村門口的雙虹橋取名為“雙虹郵票社”。這是騰沖縣也是云南省最早的農村集郵組織。不幸的是,1942年5月10日,日軍攻陷騰沖,“雙虹郵票社”也隨之煙消云散,先輩們當時精心收集的郵票遭受戰火的毀滅。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順的集郵活動進入一個歷史新階段。1988年春,在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成立了“和順集郵活動會”,成為新中國云南農村第一個集郵組織。至2000年5月,共在鄉內舉辦過10次郵展,如1988年3月騰沖傈傈族“刀桿節”和順鄉郵展、1988年“五四”青年節郵展、1989年國慶四十周年郵展、1990年4月益群中學成立五十周年校慶郵展、1998年“和順集郵活動會”成立十周年郵展等。2000年,騰沖縣第一屆火山熱海旅游節由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局、和順鄉政府主辦。為配合這項活動,鄉文化站與和順集郵活動又積極承辦了郵展,包括2000年春節郵展在內,開創了一年內舉辦兩次郵展的創舉,此乃在縣級郵協也是不多見的。在騰沖第一屆火山熱海旅游節郵展上,云南人民出版社楊仲錄編輯觀展后留言道:“歷史與文化之縮影,知識與情趣園地”。
和順集郵,曾經如火如荼,輝煌一時,為豐富農村文化活動起到積極作用。然而近幾年來,和順的集郵文化活動無人問津,停頓下來。豐富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將集郵文化融入農村文化建設之中。和順之所以能成為魅力名鎮,正是由于它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黨中央已發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我們應該把發展集郵文化納入其中,讓今日和順鎮的集郵文化繼續健康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作者:李棟生 文章來源:云南郵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