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建黨節,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節日——黨的生日,這一天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各種活動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然而,中國共產黨實際建黨時間并不是7月1日,而是1921年7月23日。
實際上,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7月成立后,由于種種原因,或是在反動派的殘暴統治之下,或是忙于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一直沒有條件組織統一的活動來紀念黨的生日。直至1936年當中國共產黨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產國際》雜志第七卷上,發表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回憶》一文,以表示對黨的誕生的紀念。這是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開幕的,但沒有具體的日期。這篇紀念文章是以一大開會的月份為依據的,而不是以一大開幕的具體日期為依據的。當時,還沒有舉行過群眾性的紀念黨的生日的活動。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并不是黨的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但是,從延安時期舉行紀念黨的誕辰20周年的群眾性紀念活動開始,“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已經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為人們每年進行紀念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成為中國節日文化的一部分。它鼓舞著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繼往開來,去創造和迎接新的更加美好的未來。
建黨郵票的題材是屬于政治紀念類題材,選題嚴肅認真,設計端莊大方,風格鮮明,已形成了獨特的系列。這個系列由建國前和建國后兩部分組成,到目前已發行9套46枚(包括再版票4枚,同圖無齒票7枚)。郵票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和再現者,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光輝歷程,成為黨史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中國第一套建黨郵票
我國第一套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郵票,是東北郵電管理局1947年7月1日發行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六周年紀念》郵票,全套4枚,由哈爾濱廣發印刷廠采用水印絹絲紙膠版印制。整套郵票有10元、30元、50元、100元四種面值,采用東北幣幣制,分別呈紅色、玫紅、紫紅、桔紅色。票面主圖是毛澤東頭像。在中國共產黨黨旗背景映襯下,毛澤東滿面笑容,給人以自信和力量。郵票上方橫幅內有“中國共產黨二十六周年紀念”字樣,左下方有“7·1”代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日期,由此點明了郵票發行的主題思想。郵票圖幅為37.5×46毫米,這是繼晉察冀邊區郵政管理局1945年12月起發行的大型抗戰勝利紀念郵票(圖幅35×42毫米)之后發行的第二套大型郵票。
建國前發行的3套建黨郵票
建國前發行的另外3套建黨郵票均是1949年7月1日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八周年而發行的。其中華北郵政總局發行、北平中國人民印刷廠采用白紙雕刻凹版印制的紀念票,全套枚數最多,又分有齒孔和無齒孔兩種版別。全套郵票共計14枚,有無齒孔各7枚,無齒孔同圖郵票7月6日發行。畫面主圖兩種圖案。一種是毛澤東頭像,背景為飄揚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另一種背景也是黨旗,但毛澤東頭像采用麥穗和五角星圍成圓圈來裝飾。畫面均標有“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八周年念”、“1921”、“1949”、“華北人民郵政”字樣。7枚郵票分紅、藍、桔黃、綠、紫、橄黃、紫棕7種顏色刷色、面值為人民幣幣制,其票幅在解放區郵票中也屬較大類,同時是解放區惟一一套正方形雕刻版紀念郵票。
東北郵電管理局發行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八周年》紀念郵票設計更富有新意。郵票主圖是高擎黨旗的工人隊伍。;工人身后是農民和群眾,背景是藍天、高山和飄揚的紅旗;票面的右側下方鑲上了大紅色的邊框,邊框上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前進”字樣;畫面右下角是齒輪,齒輪邊緣環繞著郵票的主題文字。全套郵票3枚,面值分別為東北幣1500元、4500元、6500元,由沈陽東北畫報社印刷廠采用白紙膠版印制。
由旅大郵電管理局發行的同題郵票為淺紅色的初版和大紅再版兩種,全套1枚,由大連日報印刷廠采用原白紙膠版印制。這套由寧少舫繪圖、秦少浦設計的郵票,其主圖也是毛澤東主席像和中國共產黨黨旗。畫面上毛澤東高舉左手,背景是工廠,左上角為“7·1”字樣,上端弧形條幅上寫“中國共產黨二十八周年”紀念,下方是“旅大郵電管理局”字樣和50元關東幣面值。而“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發展文化培養干部”的標語分別左右,客觀上起到邊框裝飾作用,也使得郵票畫面工整有序,落落大方。
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國,郵票發行也因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建國后發行的建黨郵票
建國后發行的建黨郵票,基本上是每10年發行一套,50年來共發行5套共計23枚(包括再版3枚),雖然每套的枚數和尺寸不同,但發行時間跨度是相同的,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系列郵票。在新中國發行的建黨周年紀念郵票系列中,有雕刻版1套,影寫版4套,其中前兩套均由郵票設計大師孫傳哲先生擔綱設計。
建國后發行的第一套建黨郵票是1951年7月1日發行的紀9《中國共產黨三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3枚,圖案采用著名雕塑家張松鶴創作的毛澤東側面浮雕像,以深色襯底,突出了浮雕的質感。左下角裝飾著橄欖葉和鐵錘與鐮刀相交叉組成的黨徽圖案,左右邊框鑲著寓意吉祥的如意花紋,同時標明“1921—1951”字樣,象征著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30年的艱難歷程中,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人民民主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并繼續領導全國人民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紀88《中國共產黨成立四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于1961年7月1日,全套5枚,名稱分別為《第一次黨代會會址(上海)》、《南昌“八一” 大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瑞金)》、《延安寶塔山》、《北京天安門》。主圖的中心畫面均選取在黨的歷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筑或地點,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取得全國勝利的光輝歷程;主圖四周飾以金色的邊框,象征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映襯著耀眼的金底,豎立在主圖右側;旗上印有“1921—1961”的字樣,形式統一,全套郵票既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又洋溢著節日的隆重和喜慶氣氛。
建黨郵票歷來是重大選題,為了搞好這套紀念郵票的設計,當時的郵票發行局專門到上海請美協的畫家們設計美術稿,為此還召開了一個規模頗大的約稿會。很快,一百多張畫稿創作出來,發行局從中精選出六個方案報到部里,不料一個方案也沒有通過。一場緊急會議后,歷史的重任又落在了孫傳哲的肩上。這位高質高產的設計家一頭扎進設計室,10天沒有回家,畫出一張送審一張,竟奇跡般地通過了各級關口,完成了設計任務。然而,好事多磨,正當這套郵票準備發行時,有人發現“八一”南昌起義樓主體不是3層,應為4層。這可是重大的筆誤啊,連孫傳哲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雖然這套郵票后來如期完整發行,可孫傳哲卻深切地認識到,郵票設計一失手便成千古憾。他積極尋找機會彌補這一遺憾,終于在普11《革命圣地圖案(第一版)》普通郵票的設計中進行了改正。
發行于1971年7月1日的編12-20《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的設計基本延用了前套郵票的思路。全套9枚郵票,圖案依次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上海)、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革命搖籃井岡山、遵義會議會址、革命圣地延安、天安門、奮勇前進。9個圖案基本以時間為序,用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筑物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五十年的光輝歷程,使藝術性與思想性得到高度統一。第一枚圖案采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畫面邊框以紅底金字渲染了建黨50周年熱烈、吉慶的氣氛。第二枚圖案是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這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共產黨領導農民運動的地方。第三枚圖案是巍巍八百里井岡山的雄闊身姿,營造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崇高境界。其中挺拔的松柏喻示了生機的旺盛,而那崇山中的一面紅旗,卻像是星星之火,展示了革命的思想和燎原的力量。井岡山是我黨的根據地,紅軍正是從這兒走向了陜北,走向了天安門。名為《奮勇前進》的后三枚郵票采取無邊框連印的形式,主圖為工農兵和少數民族代表手捧或高舉“紅寶書”,在林立的煉油塔、人民大會堂、層層梯田和獵獵紅旗的背景中闊步向前。畫面相對地集中,又互相交融,一字鋪開,儼然一枚精美的小型張。
1981年7月1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60周年發行的紀念郵票,全套1枚,志號為J64,黨徽圖案。但設計家劉碩仁卻巧妙地以廣袤無垠的宇宙為背景,將鐮刀與鐵錘置于七色光環中,體現了共產黨像太陽的象征意義。畫面下方那一條畫著白色交通指示線的漫長大道,象征著我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始了新的長征。
J178《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紀念郵票于1991年7月1日發行。全套2枚,第一枚圖案是中共“一大”會址之一,浙江嘉興市南湖煙雨樓岸邊的一艘游船。畫面上彩霞滿天,游船平穩地浮在水面,象征著中國共產黨的曙光已經出現。第二枚圖案由黨旗和噴薄而出的紅日組成,象征著70年來,黨旗一直指引著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的道路,從勝利走向勝利。這套郵票意境深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2001年7月1日發行《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1枚,圖案為一面莊嚴的黨旗。
2011年6月22日提前發行《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6枚,小型張1枚。圖案分別為“開天辟地”、“烽火歲月”、“執政創業”、“改革大潮”、“世紀跨越”和“科學發展”。小型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圖案為莊嚴的黨旗。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領導核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016年7月1日,在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將迎來95周年生日之際, 翻開集郵冊,欣賞這些郵票時,我們可以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所走過的每一個光輝歷史征程,讓我們團結一致、與時俱進、奮勇前行,堅持信念永遠跟黨走,祝福我們的黨更加興旺發達,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