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定于2016年12月2日發行《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紀念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詳情如下:
志號:2016-33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2-1)J 壯錦 1.20元
(2-2)J 繡球 1.20元
小型張 西漢羽紋銅鳳燈 6元
郵票規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 16枚、版式二 8枚(4套)
整張規格:版式一 150×240毫米、版式二 146×186毫米
小型張郵票規格:59×40毫米
小型張外形規格:120×80毫米
小型張齒孔度數:13×13.5度
版 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設計者:夏競秋
小型張設計者:于雪
版式二過橋原畫作者:柒萬里
資料提供: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星球地圖出版社
責任編輯:干止戈
印 制 廠: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
為配合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活動,中國郵政另印制《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特種珠光紙小型張1枚。
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于2016年12月2日至6日在廣西南寧舉辦。這是第四次在中國大陸地區舉辦亞洲郵展,也是首次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舉辦亞洲郵展。郵展會徽由南寧市花朱槿和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大穹頂兩個典型形象巧妙組合而成,意寓美好和友誼。吉祥物“繡球郵娃娃”以極富廣西民族特色的繡球為設計原型,表達郵展傳遞郵情、交流集郵文化的含義。此次郵展的舉辦,對于推動集郵文化傳播,推動中國與亞洲各國各地區文化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郵票第一圖選取廣西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壯錦。壯錦圖案生動,色彩斑斕,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郵票第二圖選取廣西壯族人家的吉祥物——繡球,是壯家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文化使者,也正成為“讓世界了解廣西”的文化載體。小型張以藏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西漢羽紋銅鳳燈為主圖。西漢羽紋銅鳳燈是漢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是廣西北部灣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典型文物。
該套郵票通過典型的郵票設計語言,將廣西地區的民族特點與悠久歷史文化相融合,通過引入相同處理方式的金色線圖作為輔助圖形,并以現代感極強的構圖形式,將平面的壯錦、立體的繡球和古老的鳳燈三個不同風格的元素統一到一套郵票中。
廣西手工藝品——壯錦
壯錦,與云錦、蜀錦、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據傳起源于宋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壯錦意為天紋之頁,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天地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是廣西壯錦的起源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忻城壯錦曾經是廣西壯錦中的精品,作為貢品晉獻皇宮。(主圖原地郵局:廣西來賓市忻城縣,郵編546299)
廣西手工藝品——繡球
繡球一般由彩繡做成,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吉祥物,尤其是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繡球乃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廣西極具特色的旅游工藝品之一,原為壯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信物。廣西繡球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及面料。繡球大多為12瓣,每瓣皆繡上各式吉祥物,如梅、蘭、菊、竹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廣西靖西(主圖原地郵局:廣西百色市靖西縣,郵編533899)
西漢羽紋銅鳳燈
羽紋銅鳳燈是西漢時期的金屬器,燈作鳳鳥形,顧首回望,雙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羽紋銅鳳燈具有構思巧妙、造型獨特、工藝先進的特點,靈巧優美、活潑可愛,寓意吉祥,富于濃郁的生活氣息。尺寸:通高33厘米,長42厘米,寬15厘米。1971年出土于廣西合浦縣望牛嶺1號墓(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郵編536199)。收藏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主圖原地郵局:南寧市青秀區民族大道34號,郵編530022)。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占地面積850畝,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會址。主建筑設計獨具匠心,構思巧妙,依山就勢而建,顯得氣勢恢弘。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由主建筑、會展廣場、民歌湖、行政綜樓等組成,其中主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5.21萬平方米,由會議、展覽和大型宴會廳三部分組成。(主題原地郵局:南寧市民族大道106號,郵編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