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6年12月13日是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我們以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意義在于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同樣,我們在國家名片——郵資票品上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共同見證世界和平發展和時代進步。
2014年12月13日,中國郵政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發行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郵資明信片一套1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封1枚,旨在以“國家名片”的力量傳承歷史,留存人類戰爭記憶,發揮“以郵志史”之功效。紀念郵資明信片運用了“戰爭與和平”的對比概念,激勵國人以自強不息的姿態走向未來,永遠不讓歷史悲劇重演。郵資圖主圖是為國家公祭日設立專門鑄造的和平大鼎,背景是用中文、日文、朝鮮文、俄文、英文、法文等11種文字記載的“遇難者300000”黑色大理石紀念墻;明信片主圖是一位懷抱孩子、右手高舉振翅欲飛和平鴿的年輕母親形象的漢白玉雕塑,背景是銘刻遇難同胞名字的紀念墻。
中國郵政于2015年9月3日發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3枚和小型張1枚,其中第五枚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該套郵票采用紀念場館與經典戰役場面相結合的方式,表現了革命英烈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的精神。作者采用繪畫寫實的方法,使用凝重的黑色色調,給人以一種肅穆莊嚴的感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小型張以《大刀進行曲》雕塑、長城、紅綢、和平鴿為主要元素,紅、白、灰色調的大膽運用,形成強烈的色彩反差和視覺沖擊力,現實主義的雕塑凝聚了抗日的決心以及全民族為勝利而歡呼的喜悅之情,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相互呼應,融為一體。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為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這座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了擴建。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