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至8月底,2017年的郵票已經發行的一大半,大多數打折,有些品種發行初期沒打折,現在也打了,尤其是某些冷門題材,大套票打折更厲害些。
剛剛發行的十三運套票,面值2.4元,現價僅1.5元,6.3折;量略少一點的十三運小全張售價3.6元,目前成交價僅2.3元,6.4折;香港回國20周年套票面值3.9元,目前僅2.4元,6.2折;京津冀面值3.9元,成交價2.2元,5.6折;鳳文物面值7.8元,現價5元,6.4折;春夏秋冬套票面值5.4元,現價僅3元,5.6折;恐龍小型張面值6元,現價4.5元,7.5折;西游記二套票面值5.4元,現價4元,7.4折……
原先比較堅挺的小型張今年也紛紛敗下陣來,已經發行的三種小型(全)張,只有建軍90周年小型張苦苦在面值上掙扎,價格降至6.5元,與面值只有一步之遙。而其他的兩枚小型張均打折,折扣幅度低于八折。今年打折幅度較大的套票多為3-6枚的套票,由于大套票面值較高,很多帶有1.5元的高值票,整套面值一般為3.9、5.4、7.8元,打折幅度也比較大。如鳳文物,京津冀、兒童游戲,春夏秋冬,恐龍等。某些題材設計并不出色,但偏偏發行量沒有有效減少也是導致大幅度打折的原因之一,如京津冀協同發展,這樣的題材歷來不算熱點,設計又比較糟心,還帶有一枚1.5元的高值票,結果打折也比較嚴重。
還有一些票設計上還過得去,甚至可以說不錯,但因為發行量過大、題材冷門、面值過高等因素打折依舊嚴重。如春夏秋冬,設計中規中矩,但面值平白無故的比之前的四字郵票漲了6毛錢,再加上發行量過大,結果深度打折,可以說從年初打到年尾,短期內也很難有起色;兒童游戲設計的可圈可點,還使用了雕刻版,可惜兒童題材歷來冷門,又是個大套票,6枚,前一段時間打折成為2017年幅度最大的郵票,最近才升了一點,但離面值還是很遠;鳳文物的題材略好于兒童游戲,并且還有龍文物珠玉在前,應該表現的不錯,可惜巨大的發行量和7.8元的高面值毀了此套票,比前輩龍文物差了一大截;中國恐龍是今年的重點題材,設計印刷都很好,可惜郵政太過急功近利,面值竟然設定為9.3元,圈錢太明顯,產品冊之多,發行量之大也算是今年之最了,打折自然也在所難免。
實際上,終歸到底還是擴大的發行量毀了這些票,打折票越來越多,目前2016年年票已經降至104元,是面值的6.3折。可以想象發行量更進一步的2017年會表現的更糟糕,這些將會影響集郵者對中國郵票的信心,更多的人會少訂甚至不訂新郵。郵政要想挽回這些集郵者,維護國家明信片的聲譽,只有大幅度削減發行量,否則只能自掘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