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郵友都知道信銷票收藏難,卻不知道究竟難在哪里,這中間的五味雜陳,只有經歷者才能切身體會到。
信銷票收藏最大的難在于票源,沒有票源信銷票的收藏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問題恰恰出在當前的條件下,寄信的主體從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逐步演變為“一小撮”最執著和最堅定的集郵者。
堅持進行首日實寄封片自寄、互寄的郵友中間,收集信銷票的并不多,正所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一樣。很多人都是堅持收藏實寄封片,而“混在其中”的信銷票郵友們卻無法對心愛的實寄封片“痛下殺手”,通過剪片、封洗的方式毀掉歷經千辛萬苦才得到的實寄封片。
實事求是的說,經過實寄的首日實寄封片、自然實寄封片的收藏價值,研究價值,遠遠大于單枚的信銷票收藏。目前信銷票的收藏處于一種實寄封片郵友不愿收集,信銷票郵友不舍毀封,郵商不屑經營的尷尬局面。
郵友要想收集信銷票,唯一剩下一個辦法,那就是:買!殊不知,信銷票收藏中卻絕不是金錢就是萬能的。有錢買不到信銷票,太正常不過了,還真的是這個道理。
縱觀實體郵市,專門經營信銷票的郵商幾乎沒有,捎帶經營的也不多見。網絡上,專門經營信銷票的也是不多見,絕大多數都是主營別的,信銷票只是捎帶的,微不足道的。
筆者常年收藏信銷票,因此認識了幾個網上堅持經營的郵友老師,幾位老師年齡偏大,眼神視力、精力等各方面一年不如一年,一旦關店歇業,收藏信銷票的郵友們又會少了幾個票源來源場所。
信銷票經營在實際中處于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尷尬境界,我們常說的薄利多銷對于信銷票基本上不適用,薄利的前提是多銷,信銷票收藏人數呈現逐年萎縮下降的趨勢,收藏的受眾小了,何來多銷。
簡單舉例,郵友從新郵發行當天以面值價格從郵局拿到提前預定票源,主動到郵局蓋銷,封洗背膠,加價出售。問題是,去年至今,發行當天就打折,沒有發行也打折的“打折記錄”,讓信銷票經營的郵友們抓狂。
很多郵友可以通過事后購買打折票的辦法收集,誰還會收藏購買加價的信銷票,這就導致很多信銷票出售的記錄是零,或者寥寥無幾,本來就不多的經營者要么苦苦支撐,要么干脆放棄,客觀上加劇了信銷票收藏的難度。
對于信銷票價格錙銖必較的郵友,建議不要收藏信銷票。或者自己從郵市上購買全部的打折票,自行郵局蓋戳,洗去背膠,弄一本清一色一個郵局,一個時間,一個日戳的“信銷票”大全套,豈不更好。
信銷票經營者們付出的努力,心血,一枚枚回收,一枚枚加蓋,一枚枚交換,一枚枚互寄等細節和措施,方法步驟,中間的損失,花戳、折損、水漬等“意外”,絕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那種痛并快樂著的感覺,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細細品味。
信銷票收藏,難,體現的是郵票真正的價值。正因為一個難字,包羅萬千,才需要更多的人重視,更多的人理解,更多的人支持,最終積極參與其中,交友、互動、收藏、升華、提高,體現不一樣的集郵之美,而不是購郵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