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集郵者日常制作首日實寄封片中,常常要制作寄往港澳臺、日本、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實寄封片,因為不是當地代收,常常需要回退,這就牽扯到了回退簽條的問題。
港澳臺回退分兩種情況,香港和澳門一般是通常是加蓋相關專用戳記,代替簽條;臺灣回退一般是加蓋戳記,另外會加貼回退簽條。這中間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使用窄透明膠帶粘貼,一種是用專門的曲別針夾住,臺灣的曲別針不同于大陸曲別針,比較大,呈三角形,很有特點。有的郵局工作人員,還會小心翼翼把回退簽條粘貼在信函的兩側,盡量不“傷及”實寄封片的品相,不粘貼在信封上,或者郵票上。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部分郵局,會在回退的信函上加蓋風景戳記,比大陸的風景戳要大很多,油墨是棕紅色居多,不是大陸那種黑色,或者紅色。部分還會加貼一張臺賬地區的郵票,加蓋有關戳記退回。
日本回退的信函,一般都是郵政工作人員加蓋戳記,再小心翼翼使用窄版透明膠帶在空白處粘貼打印的回退簽條,有的時候,沒有地方,就會粘貼在郵票上,比較負責任的郵政工作人員會小心翼翼粘貼在信封的兩側,這點同臺灣部分工作人員一樣。
需要說明的是,港澳臺和日本的郵政部門,對于大陸的集郵者普遍比較友好,對于這類集郵品信函絕大多數采取包容和寬泛的態度,加蓋的戳記很認真,粘貼的回退簽條很牢固。不同于國內很多“逆原地”郵局,動不動就“代簽”式沒收集郵者首日實寄封片的簡單粗暴做法,以此來“懲罰”這些逆原地集郵者收集首日實寄封片“干擾”郵政工作的態度。
這點,國內絕大多數郵局的確要好好向港澳臺和日本郵政同行學習才對,對集郵者對一點寬容和包容,既是對郵政工作的支持,更是對集郵活動的愛護。
但是,少數日本回退的信函,缺少相關戳記,僅僅是一張回退簽條,還有的工作人員把相關戳記加蓋到了回退簽條上,這張回退簽條就成了彌足珍貴的郵路忠實記錄者和唯一的“憑證”。
十分遺憾的是,很多臺灣回退的信函,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枚曲別針,回退簽條被人為丟失。很多日本回退的信函,回退簽條被人為粗暴的撕毀,很多時候用力過猛,把信封撕壞、郵票票面撕毀等情況屢屢發生。
發生這種情況主要是回退的郵路上,相關郵政工作人員嫌麻煩,不重視,只認為國內改退簽條才是重要憑證和依據,港澳臺地區和國外的回退簽條不正規,主要是日本是打印件。另外就是郵路中信函重疊擠壓,被撕扯和夾帶中脫落都有可能。有的是嫌整理起來特別麻煩,不向光溜溜的信函好整理,圖省事,干脆人為的一撕了之。
這就造成很多經歷了千山萬水,從日本各個地區郵政部門回退的信函,由于沒有加蓋相關戳記,唯一的回退簽條又被人為的撕毀和破壞,只剩下光禿禿的窄版膠帶痕跡,究竟是真正實寄日本,還是根本沒有實寄日本,即便是回退到了集郵者手中,加蓋了落地局的落地日戳,也只能說明這封信從投遞局到落地局走了幾個月,至于去沒有去日本,天知道。
這樣,集郵者辛辛苦苦,首日制作一枚寄往日本的首日實寄封片的希望和心血毀于一旦,更何況這種損毀對集郵者而言是不可逆的,傷害是巨大的。誰有本事能倒撥日戳,套寄日本,再加蓋相關戳記,加貼回退簽條后套寄回中國。一是根本不可能,二是沒有任何意義。假如這種情況有可能,花費的金錢可能要數百倍首日實寄封片本身的價值,也遠遠背離了集郵的初衷。
這種郵政工作人員人為撕毀和毀壞,或者不經心和不負責任損毀回退簽條的情況,還無法投訴和無法解決。集郵者最后退回手中的這類信函,只能自認倒霉,根本無法查詢和制約,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回退郵路上各個環節郵政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因此,希望郵政部門加大對郵政工作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力度,加大職業道德的養成,切莫因為圖省事,嫌麻煩,人為的撕毀和毀損回退簽條。
殊不知,郵政工作人員這不經意的一撕,有多少集郵者就會欲哭無淚,將心比心,怎能再忍心下手。
良好的用郵環境,依靠集郵者和郵政部門一起努力來維護,更需要強烈的責任心來保障。期盼郵政普服質量服務再上新臺階。作者:西安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