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郵票廠有限公司的官方微信訂閱號推送了一則有關該單位加工蓋銷票的新聞,這條推文瞬間在廣大集郵者中引發了關注,點贊中國郵政制作蓋銷票贈送青少年集郵者的同時,筆者關注到推文里提及的一款專門設計的護郵袋。
據悉,為了更好的迎合青少年群體需求,本次蓋銷票工作中專門設計了“集有趣,郵有味”主題的護郵袋。護郵袋采用硫酸紙制作,袋上的圖文采用金黃色印制,護郵袋上專門增加了集郵微商城和集郵百科小程序二維碼,用微信進行掃描,在收獲更多集郵知識的同時,還能參與互動抽獎活動。
筆者見此護郵袋時,記憶瞬間被拉回到十多年前學生時代在郵局集郵臺購買郵票的場景。當時,在郵局集郵臺購買或者領取郵票時,營業員總會將郵票裝進紙質的護郵袋后遞給集郵者,護郵袋上一般會印有當地集郵公司的LOGO,以及一些公益集郵廣告語。很多集郵者取出郵票后,一般不會將之丟棄而是會留下重復使用。
然而,囿于各種原因,如今很多地方的集郵柜臺已經不再提供這樣的紙質護郵袋了。營業員一般都是直接將郵票赤裸裸地遞給集郵者,雖說這樣的操作沒有毛病,但是對于一些老郵迷而言,此舉就顯得有點“違和感”,特別是對于那些手心容易出汗的郵友就更麻煩了。縱使現在很多集郵者并不奢望郵政企業免費提供護郵袋,逐漸習慣自帶護郵用具,但難免有時疏忽忘帶,就容易出現手足無措的尷尬場面。
事實上,細心的郵友會發現,近兩三年來中國集郵有限公司已經在日常出售的成套首日封、極限片、郵折的包裝上采用了硫酸紙制作的護郵袋,部分還印有相關的集郵宣傳語,在起到保護郵品作用的同時,還可成為宣傳集郵文化的載體,這樣的護郵袋可以重復使用,且屬于可降解的材質,環保實用。
盡管沒有硬性要求集郵柜臺出售郵票時一定要提供紙質護郵袋,但是“人民郵政為人民”,本著方便集郵者的角度,筆者仍然建議各級各類集郵網點能重新提供護郵袋,成為購買郵票時的“好伴侶”,盡可能為用戶提供方便。
筆者拙見,護郵袋可以由中國集郵有限公司統一制作,設置多個規格;也可以是地方集郵部門根據自身需求量身定做,并加印當地特色的宣傳廣告內容,其中所需成本比起其他的廣告媒介的投放,成本可謂是小巫見大巫,對于郵政企業而言算得上是一件“花小錢辦好事”的暖心之舉,勢必將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歡迎。作者:倪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