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預訂始于1982年,1984年全國鋪開。在很長一段時間,預訂制度是為了方便群眾購票而設置的,而這個制度也的確起到了這個作用。八九十年代一本預訂證都成了炒作的對象,有一段時期,沒有關系都搞不來這預訂資格呢!1989年全國紀特郵票預定量超過800萬套,1997年中國集郵者人數達到1700萬,可見那個時候的預訂資格原本就是一種特權的象征。而時過境遷,隨著集郵事業在全世界的衰落,尤其是中國,集郵者已經從1700萬降至不到70萬,但預訂制度依舊沿用,明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打折票的產生很大程度和大戶預定有關。某些省份的部分郵局為了能完成預訂任務,發展大戶,幾年下來,這些大戶已經成為某些地方集郵部門的搖錢樹,并且打折預訂給他們,在郵市行情不好的情況下,這些套票已經成為雞肋,打折票由此產生。取消預訂制度,即包括套票,也包括大小版等品種。相信對于很多人來說預訂已經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一旦取消了預訂,估計會有部分集郵者可以省下不少資金去干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了。
取消預訂之后,并不是說就不賣郵票了,近幾年預訂量大約400多萬套,可以把這些量用于零售和年冊制作,并且提前公布發行量以及零售量,網廳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銷售平臺。就以本地郵局為例,套票和年冊預訂量大約8000套,算上大版的量大約10000套。目前普通題材的零售量190套,其中95套網廳預約自提,95套現場零售。取消預訂后,零售量可以改成10190套,85%網廳預約自提,15%現場銷售,銷售時間六個月,售完為止,沒賣完的六個月后回收銷毀。如果是生肖等重大熱門題材,可以適當提高零售量。自提可以參照現在的制度,即一個身份證預約4套,如果怕賣不完可以改成5-6套。只要一次性預約超過一個大版的量,直接給完整大版,大版不再撕口下發,這樣也省一道程序,節省不少人工。小版如果保留也可以按照套票的銷售辦法執行,可以全部自提,最好還是取消小版。新郵發行首日,網廳依舊可以提供寄遞方式零售。但這一切都必須公開公正,如果怕某些郵局弄虛作假,可以完全改成網上預約。
郵票發行量的制定,初期可以參照2021年套票執行,冷門題材660-700萬,熱門750-800萬,小型張600萬左右。如果在銷售中出現剩余太多的情況,可以及時縮減后續套票的發行量,為了保持行情的持續,盡量不要增量。絕大部分預訂戶在預訂制度取消后應該會直接放棄購郵,因為不少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集郵愛好者,每年美其名曰預訂一本年冊留給子女,其實自己根本就不看,子女更不看,最后壓箱底了。真正的喜歡郵票的會花時間在網廳預約購買,這樣也不用把一年中所有發行的郵票全都買齊,只買自己喜歡的題材,豈不美哉。
郵政果真能執行以上的新政,可以預見打折票會立馬消失,集郵者也不用慣性的預訂大量沒有價值的套票,希望郵政早日取消預訂吧,大家就省錢了!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