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開始發行生肖票,截止到1991年第一輪完畢;1992-2003年第二輪;2004-2015第三輪;2016-2027第四輪,目前還在第四輪發行中,還有四套就完成了。由于是從1980年猴票開始發行,所以后面的幾輪也都是從猴開始,羊結束。第一輪每套1枚;第二輪2枚;第三輪1枚;第四輪2枚;這樣來看第五輪大概率就是1枚。按照目前的行情,單枚套票更具優勢,第五輪1枚的可能性還挺大。第一輪和第三、四輪都有小本票,但第二輪未發;從第二輪2001年的蛇開始發行小版,之后沒有間斷。大版規格越來越小,第一輪都是80枚的大版,磅礴大氣,但當時被不少人吐槽大版太大了,面值太高,面積太大,不容易攜帶等弊病;第二輪順應民意改小了,大版含32套票,面積小了一大半;到了第三輪就更小了,而且還不統一,2004和2005的猴和雞是24套,從2006年的狗開始改成20套;第四輪大版更小了,都是16套;預計第五輪會改成12套,大版越來越小也是現在的趨勢。版別方面第一二輪都是影雕;第三輪估計想節省成本改成影寫;第四輪是膠雕,這時的影雕機早都祭天了。說實在的生肖票不見得都得用雕刻版,應該根據畫面內容確定是否需要雕刻,現在只要是生肖,好像就必須雕刻似的。
第一二輪全部都在面值之上,第一輪的猴到鼠價格較高,猴票自不用說了,500萬的發行量,實際發行量還不足500萬,早已經成天價;而雞到鼠發行量雖然上漲,但都控制在2200萬以內,雞僅900多萬,和當年其他紀特票發行量相當;而從1985年的牛開始郵政采取了大幅度增量政策,由1984年鼠票的2187.68萬一下子漲到了9555.26萬,這個漲幅可以說是更故未有,比JT到編年的漲幅還大,而之后的虎到羊發行量都在一億以上,最大的是1990年的馬,為1.31億。這樣大的發行量也使得第一輪的后七個生肖,雖然發行歷史悠久,目前價格依舊低廉。
第二輪剛好趕上了志號改革,改成了編年票,發行量激增,1991年的羊發行量1.25億,而到了1992年的猴一下子漲到了2.04億,可以算作生肖票第二次大規模擴容了,畢竟第一輪從1985年到1991年僅從9000多萬漲到1.2億,而第二輪開局就上2億。1993年的雞更是漲到了2.5億,成為有史以來發行量最高的生肖票。從1994年的狗開始減量,這一減一直到2003年的羊,減到了3800萬,這也使得第二輪后期的生肖價格高于前面的,和第一輪正好相反。
第三輪發行量比較均衡,沒有大起大落,但發行量依舊從2004年的猴5200萬漲到了2015年的羊7600萬。所以第三輪更像是第一輪的價格走勢,前期價格相對較高,而后面幾個價格低,到了最后的三套生肖因為發行量太大都打折了,但由于整體發行量相差不大,所以價格沒有太貴的。而且第三輪還發行了小本票和小版,折算下來發行量其實比第二輪后期的幾個生肖量還大些。
第四輪初期趕上2015年的一波行情,使得預定量激增,發行量同時擴大。2016年的猴比2015年的羊還減量了100萬,為7500萬,但緊接著,2017年的雞就漲到了8950萬,成為第四輪最高發行量,從2018年的狗開始減量,這個歷程又像極了第二輪生肖票,只不過減量的速度加快,到了2023年的兔票已經減到2003年羊票的3800萬,第二輪用了12年才到這個量,而第四輪則僅用了8年。不過第四輪不管怎樣,初始發行量還是遠小于第二輪的,但考慮到小本、小版、贈送版的發行量全部折算成套票,實際發行量也沒比第二輪少多少。價格還是跟著發行量走的,目前第四輪除了鼠和兔,全部都打折了,量大的年份折扣也會多一些。
生肖票仿佛進入了一個循環,行情好一些,預定量增加,生肖票開始瘋狂增量,而行情不好,又開始減量。第一輪和第三輪是前期量少,后期量大;第二輪和第四輪是前期量大,后期量少,相信第四輪后面的幾個生肖發行量可能還會更少。難道第五輪會重復第一、三輪的減量歷程嗎?我們拭目以待。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