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部(1985)第410號通知頒布后的第一年,即1986年8月1日,甘肅省郵電管理局統一制作,由馮守國設計的蘭州市的“五泉山”、“白塔山”,敦煌市的“莫高窟”,嘉裕關市的“嘉裕關”,酒泉市的“泉湖”,永登縣的“劉家峽水電站”,天水市的“麥積山”等7種風景日戳同時啟用。
這7種風景日戳均為圓形,戳徑為32毫米,圖案幅面置于字釘槽的上端,字釘槽孔不刻邊線,戳名文字用長仿宋體,地名環省名在前、市縣名在后等等。整個戳面既沒有因拖泥帶水、畫蛇添足而多一點東西,又沒有因省略簡化、疏忽遺漏而少一點東西,設計制作效果與郵電部頒布通知標準緊緊相扣,完全吻合。該7戳的圖案也比較精致,主題凸顯,筆畫清晰,7處景點非常完整地呈現在郵戳上,引人入勝。該批戳的啟用,在我國風景日戳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是新中國部頒標準后的完全規范的第一批風景日戳,它對今后風景日戳健康、規范地刻制、啟用和發展,具有典型和示范的作用。
風景日戳在沒有標準、規定的情況下,其設計刻制啟用出現種種不同的樣式、規格,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但一旦有了標準和規定,就應該嚴格按規定條款來執行。甘肅省郵電管理局確實是開了一個好頭,不折不扣地理解和落實了郵電部的規定。
此后風景日戳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各種郵報郵刊開始將風景日戳的信息、研究討論列入欄目,風景日戳收集隊伍不斷壯大,民間風景日戳專題組織也在醞釀組建。一個新生的戳種,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夠得到大片的沃土、應時的耕種和精心的培育,正是風景日戳旺盛生命力的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