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了一座東漢古墓,據說是魏武帝曹操的古墓。一時間,人們紛紛開始議論這件事情的真假,雖然此事在學術界還存在很大爭議,但也引發了人們對曹操的高度關注。
據史書記載,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文學家 、詩人。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漢末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在我國發行的郵票中,也曾多次出現曹操的身影。
曹操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有人甚至稱其為“書膽”(中心人物),我國郵政部門在1988至1998年間發行了5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特種郵票,共20枚郵票和2枚小型張,其中就有4枚郵票和2枚小型張上出現了曹操,T131(第一組)第4枚“煮酒論英雄”、T157(第二組)第1枚“夜襲烏巢”、1994(第四組)第1枚“橫槊賦詩”,3枚更是以曹操為中心人物;在T131(第一組)小型張“千里走單騎”、T157(第二組)第4枚“大鬧長坂橋”、1994(第四組)小型張“赤璧鏖兵”中,曹操也都是畫面中較為重要的人物。
在中國戲曲舞臺上,也有大量的“三國戲”,其中《捉放曹》、《群英會》、《曹操與楊修》等中曹操均為主要或重要角色。但由于受《三國演義》將曹操定為“亂世奸雄”的影響,戲劇臉譜中把他作為白色奸詐之像,這也是京劇白色臉譜的典型代表。我國郵政局于2008年2月23日發行了《京劇凈角》特種郵票一套6枚,其中第5枚郵票圖案為“曹操”,此曹操形象出自京劇《群英會》,為大半身像,白面黑須,頭戴相雕,身著紅蟒,手持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