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茶與咖啡、可可一起并稱為三大飲料。而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具有幾千年的飲茶歷史,并形成了內涵豐富的茶文化。郵電部發行的《茶》郵票,并未直接表現茶葉品種,而是以茶樹、茶圣、茶器、茶會為題材,著 重表現中國茶文化的歷史和 內涵。
《茶》郵票全套4枚。第一枚為“茶樹”。郵票主圖是位于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富東鄉邦崴村的一棵大茶樹。它高11618米,樹圍約9米,樹齡已逾千年,至今仍枝繁葉茂。邦崴古茶樹是野生型茶樹到栽培型茶樹的過渡型茶樹,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的重要遺址之一。它充分證明了“茶樹原產于中國”、“飲茶源于中國” 這一論點。
第二枚為“茶圣”。主圖是豎立于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院內的陸 羽銅像。陸羽(733 -804),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他一生事茶,孜孜不倦,所著《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對我國茶葉的起源、栽培、采制、品飲作出了系統總結,對我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陸羽被后人尊為“茶圣”。郵票上的陸羽,發束綸巾,身著逸士長服,腳著麻鞋,右手執《茶經》,左托茶碗,神情專注而執著。銅像背景為中國茶葉博物館紅色建 筑和郁郁蔥蔥的龍井茶園。
第三枚為“茶器”。1987年4月,陜西扶風法門寺的唐代地宮中出土了一套金銀茶具,有焙炙器、炙茶器、羅茶器、貯茶器、點茶器等10余件,據考證是唐僖宗所供奉。從這套做工精細的茶器中可看出唐代宮廷茶道的莊嚴、奢華、繁縟、講究。同時,由于這套茶器被用作敬祖禮佛,說明了茶在宮廷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安杵鳌编]票選取其中一件鎏金銀茶碾為圖案。這件銀茶碾通高7611厘米,橫長27614厘米,槽深3614厘米,重1168克;底外鏨有銘文,記載了茶碾的制作年代、重量、工匠等資料。
第四枚為“茶會”。茶會是我國古代文人雅士聚會的常見形式,也是詩人吟詠、畫家作畫的重要題材。此枚郵票主圖為明代畫家文征明的《惠山茶會圖》(局部)。該畫描繪了清明時節畫家與朋友在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邊煮茶品茗、賦詩唱和的情形,以此表現古代文人以茶會友、親和禮讓、清節礪志的進取精神,以及 追求自然清靜、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