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郵票業務是由加拿大郵政系統率先推出的一種郵政領域的個性化服務,其最初的做法,是使用不干膠貼紙與印有郵資面值和郵政稱號的空白郵票相結合,來滿足一些郵政領域的個性化需求。
1999年,澳大利亞推出主票加副票的個性化郵票。其主票印有郵資、郵政稱號、主圖圖案等內容,副票上則根據客戶需求印有客戶的個性化內容。
我國的個性化郵票業務始自2000年。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中國郵政代表團借助澳大利亞郵政的個性化郵票制造系統,為在悉尼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中國運動員印制了個性化郵票。這也是中國郵政發行的的第一批個性化郵票。2001年,中國郵政開始引進國外的做法,采取主票結合副票的形式,試辦個性化郵票業務。2002年,中國郵政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出個性化郵票業務。
在中國,個性化郵票確切的叫法是郵票個性化服務業務,即用郵票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而不是針對個人發行個性化郵票。因此,中國的個性化郵票的服務對象也不同于國外。目前,國外個性化郵票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個人,包括個人照片是可以直接印在郵票上。而中國的個性化郵票主要針對的是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而且必須是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擁有合法身份的團體消費者。
中國的個性化郵票有嚴格的限定條件。首先是主票郵資圖的限定。據悉,中國郵政自創辦個性化郵票以來的主票專用郵資圖只有15個,這其中,最初使用的“如意”和“鮮花”兩個郵資圖已經停用,“八一軍徽”郵資圖為軍隊專用不對社會,北京奧運會期間使用的“奧運會徽圖”和“奧運火炬圖”也已經停用,因此,目前能夠供選擇使用的主票郵資圖只有10個。其次是對消費者的限定,中國個性化郵票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團體消費者,對于個人消費僅限于特定時段的特定題材,面向特定人群。第三,即便是都團體消費者,也依然有嚴格的限定,特別是涉及著作權、肖像權的問題,一定要獲得各個有關方面的授權,才能夠承接最后的業務。第四,在印刷數量上,中國個性化郵票也有限定,要求最低訂購量為500版。
不過即便是有上述種種嚴格的限定,中國的個性化郵票業務依然取得了驚人的發展速度。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的個性化郵票創辦之初,全年收入約為數百萬元;之后營業額迅速攀升,兩年后已經升到幾千萬;2008年,受北京奧運會等利好因素影響,中國郵政個性化郵票業務的整體收入超過了5億元人民幣。有關方面相信,個性化郵票業務如果發展順利,每年的增幅至少可以達到20%左右。
目前,中國郵政也在積極學習國外在個性化郵票方面的先進經驗,以期實現進一步的突破。據介紹,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將個性化郵票與旅游紀念品結合在一起,,像香港、澳門、新加坡、日本、韓國等都有這方面的服務,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國外承接個性化郵票的絕大多數通過網絡系統,消費者可以自己進行操作,選擇自己中意的圖片、選擇自己喜歡的郵票設計,然后把這二者相結合,通過網絡完成定制。在澳大利亞,個性化郵票甚至已經實現了三“流”合一,即通過網絡實現信息流——圖片的傳遞,資金流利用網絡支付系統完成,通過速遞直接送到家完成物流配送。而國外個性化郵票的起訂數量,也遠遠低于國內的要求。在上述這些方面,中國郵政也在積極進行嘗試,力圖將個性化郵票服務擴大到更大的范圍,讓個性化郵票的定制更加便捷。
迄今為止,個性化郵票由于其特殊性,尚未真正走入集郵市場,但是一些特定題材的個性化郵票,如“神七發射”、“奧運冠軍”等,也贏得了一些藏家的青睞。一些文化創意公司也在積極尋求將個性化郵票與其他收藏相結合,開發新的題材性收藏產品。
總體上看,雖然個性化郵票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我國,個性化郵票還只是處于發展的初期。而隨著網絡定制、網絡支付、物流配送等系統的不斷完善,我國個性化郵票未來發展的空間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