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號:2006-8
類型:T
發行時間:2006-04-13
國家郵政局定于2006年4月13日發行《云岡石窟》特種郵票1套4枚,小型張1枚。詳情如下:
志號:2006-8
圖 序 圖名 面值
(4-1)T 釋迦牟尼佛(北魏) 80分
(4-2)T 供養菩薩(北魏) 80分
(4-3)T 供養菩薩(北魏) 80分
(4-4)T 脅侍菩薩(北魏) 80分
小型張 釋迦牟尼佛(北魏) 6元
郵票規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20枚
整張規格:150×240毫米
小型張郵票規格:40×60毫米
小型張外形規格:80×120毫米
小型張齒孔度數:13度
版 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設 計 者:姜偉杰
攝 影 者:張海雁 員新華
責任編輯:史 淵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相關介紹:
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有一綿延1公里長、依山開鑿的石窟群,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細、品味高雅,這就是被譽為“中國古代石雕藝術寶庫”的云岡石窟。云岡石窟由北魏時期著名高僧曇曜主持開鑿。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在我國著名石窟中云岡石窟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在雕造技術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雕刻藝術的優秀傳統,又吸取和融合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造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精品,對后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石窟群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及樂舞雕刻,佛像最小的高2厘米,最大的竟高達17米;有風俗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筑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故事浮雕,有結構繁復、典雅精致的裝飾紋樣等,生動活潑,琳瑯滿目。
云岡石窟尚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窟造像5.1萬余尊。一千五百多年過去了,它們依然像璀璨的群星一樣,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1961年,云岡石窟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查看更多2006年郵票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