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起學生的科學文化、道德文化和審美文化的心理結構,是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學校應通過各種教育活動,在學生心靈中植下人類智慧、情感和意志之樹種,從而結出真、善、美的心靈之果。
郵票是具有豐富內涵的藝術品,世界各國都把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歷史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反映在郵票上。 郵票的設計融合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造型,如工藝、國畫、油畫、年畫、素描、剪紙等。人們通過欣賞郵票可以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創造型人才,必須從審美教育入手。
一、“寓教于樂”對現代學生的影響
通過體驗郵票作品的美而感受快樂。首先,愛教育的集郵者有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求全。把這種心理用到學習上來,盡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知識。其次,集郵者在集郵的過程中,需要有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聯想力。一張郵票需要細心觀察以發掘其內涵,需要聯想來決定它與一個專題有沒有聯系。集郵需要多年堅持不懈,孜孜不倦,全力以求。學習同樣需要這種毅力。第三,集郵者在接受郵票作品過程中,獲得了新的活動方式和觀察世界的新方式,集郵能培養有條理的習慣。把這種習慣用到學習上,就會把學到的知識分門別類,加以組織,建立自己的體系存入記憶。第四,集郵還能培養人們社會實踐能力。
二、“潛移默化”對學生的思想起著凈化的作用 <BR>在集郵活動中的審美教育所產生的影響不是通過硬性灌輸,也不是通過紀律約束強迫接受獲得的,而是通過在集郵的活動過程中,對郵票作品所包含的美和意義的熏陶,感染了接受者的結果。
1、集郵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講就是一種藝術審美活動。自郵票誕生以來,不同國家、地區、性別、年齡、學歷、職業、信仰、身份的人們為郵票而癡迷,其心理動力就是出于對郵票藝術美的喜愛。因郵票而衍生出的各種封、片、簡、戳及卡、本冊等郵品都充滿了藝術美感,我們對其欣賞研究的過程,就是藝術審美鑒賞過程。
2、集郵活動本身具有一定的藝術創作特性。撰寫郵文特別是創作集郵文化作品自不待言,就是郵集編組,也包含著很多文化創作的因子。編組郵集本身就是一種再創作。
3、郵票被稱為形象的“百科全書"。方寸之地,容納萬千世界,每一枚郵票都包含著一方面的知識。從郵票的知識性來講,它有最優秀的文化、最古老的習俗,最美麗的風光,最先進的科技……,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某一方面郵票郵品編組郵集,可以在學習知識中充實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制作郵集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在欣賞作品中使思想得到升華。
4、嘉興三水灣小學在集郵教學中堅持三個結合,一是堅持集郵知識教學與寫體會相結合; 二是堅持欣賞郵票與設計郵票圖案、明信片、郵戳相結合;三是結合文化知識與制作郵集相結合。通過三個結合,使學生在聽課中學到集郵知識,在動筆動腦寫作中提高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在編組郵集中體會美的感受。
郵票作品是以感性形象的具體性和生動性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這意味著接受者必須全身心地融入到作品之中去感受它的魅力。接受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精神境界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集郵活動中審美教育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和特點就象和風細雨之于禾苗,雖使之茁壯成長但又是潤物細聲的。
三、通過培養“審美的人”進而達到培養“完美的人”。
審美教育的實施,審美能力的提高,通過培養“審美的人”進而達到培養“完美的人”。引導學生集郵,可從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精選一些有代表性的郵票,收集一些有思想教育意義革命領袖郵票,通過對革命英雄人物郵票上的人物、事物知識的宣傳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提高學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勵他們為祖國的富強而發奮學習。
作為教師,應喚起學生的審美欲望,將學生的個性情感引入一種審美狀態,不同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實現真正的審美教育。以集郵的審美教育為載體,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創造型人才的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