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發行前,我很是關注這個題材的明信片,因為要制作這個選題的相關極限片,就必須要有比較理想的明信片片源,可是我手頭上并沒有這類收藏。從有關集郵網站上也難以尋覓得到,極限集郵資深人士曹風增先生在《中國集郵報》上撰文介紹過這類題材的明信片片源情況,可見,極限集郵者收藏的人物題材明信片也是十分有限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如饑似渴的極限集郵者們通過民間的極限集郵組織,如上海、武漢等地的極限集郵研究會,在郵票發行前專門印制了規范的相關明信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明信片稀少短缺的遺憾,滿足了極限集郵者制作極限片的需求。
與此同時,和郵票相關聯的一些地方郵政公司或集郵公司,為了擴大方寸名片的影響力,豐富集郵文化的內容,促進地方集郵活動的開展,適應集郵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要求,開發了豐富多彩的專題集郵品,當然也包括極限片,這就是所謂的“官制極限片”。但是,這些集郵品因為商業化程度高、裝幀檔次高、銷售價格高的一些因素,很難為真正的集郵者所接受。
就以《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3)》郵票的發行活動來看,郵票的第一枚是陳延年,因為其出生地在我們安慶,所在市郵政部門及集郵公司在省集郵公司的鼎力支持配合下,開發制作了郵票珍藏冊、綜合專題冊、首發紀念封、原地封和極限片。并在郵票發行前,專門印制了專題郵政廣告,隨報紙投遞送至千家萬戶,可見新郵發行的宣傳工作不僅用心而且給力。但是,在郵品廣告上所見到的官制陳延年郵票極限片的圖樣,不禁遺憾頓生,感慨萬千!
這枚極限片,運用朝霞映襯著鮮紅的黨旗作為背景,左中部為陳延年頭像,左下部印有青松,右下角則印有安慶的標志性建筑——振風塔,右上部的郵票蓋銷了橡皮郵戳,同時明信片的左右兩邊還印有相關文字,特別是明信片上的主題人物頭像只占到明信片整個畫面的20%左右,好在黑白的頭像還算比較清晰醒目,戳票的位置安排的還比較合理。問題在于,采用這樣一枚有多個圖案組合的明信片制作出來的極限片,能算是規范的極限片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極限集郵的歷史雖然晚于集郵的歷史,中國極限集郵的歷史也遲于國際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但也已經走過了三十幾個年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極限集郵伴隨著集郵文化的熱潮,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隨著中國極限集郵逐步溶入國際極限集郵大家庭,極限集郵的水平也得到了相應規范和提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通過官方集郵管理部門制作出的極限片,卻是不符合規范的極限郵品,豈不貽笑大方!
國際集郵聯合會極限集郵委員會制定的《(FIP)極限集郵評審專用規則》中對明信片作出了十分明確的規定:“明信片的畫面應最大可能地與郵票題材和諧,或在郵票有幾個題材的情況下,應與其中一個題材和諧。復制郵票圖案的明信片,包括帶有齒孔、面值、國家名稱是被禁止使用的。明信片的畫面必須強調郵票的題材。在市場上流通的明信片,可以有白邊和與主題相關的文字。早期明信片的圖案在書寫格式面,明信片上有較大面積圖案的極限片會得到較高評價;明信片上有多個圖案的,包括全息畫面是被禁止使用的。”國際集郵組織通過官方作出的極限集郵之規定,難道我們的集郵管理部門不曾了解或學習?
早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官制極限明信片出現一些不符合規范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時極限明信片在中國還處于一個萌芽狀態,在一些中小城鄉更是知之甚少。但極限明信片因為其票、片、戳的和諧之美吸引了許多的集郵者,并為之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而這些集郵者可以說都是各個集郵協會的骨干力量。同時,民間極限集郵組織也發展良好,民辦極限集郵刊物也得到了廣大集郵者的青睞。在這樣的極限集郵環境中,有許多集郵人士熱愛極限集郵,可我們的集郵管理部門怎么就熟視無睹,在開發制作極限郵品時,怎么就不能傾聽和采納基層極限集郵者的建議和意見呢?!
當然,我也不否認,有些地方集郵公司、包括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極限明信片中,也確實有既精美也符合規范的極限明信片,如《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雕刻版極限明信片,就是我非常喜愛并珍藏的佳品。真得很希望我們的集郵管理部門不要閉門造車、故步自封,多聽一聽集郵者中肯善意的聲音,及時了解和學習國際國內極限集郵的新動態,開發出更多更好、物美價廉的集郵品來。作者:云林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