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1日,是孫中山安葬南京中山陵80周年紀念日。孫中山先生安葬于南京中山陵,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從郵政的角度來說,也誕生了一個“第一”,這就是郵政部門第一次刻制與郵票發行相關的紀念戳。
紀念戳是郵政部門為紀念某一重大節日、重大事件或郵票發行而專門刻制的一種帶有紀念文字或圖案的郵戳。世界上最早的紀念戳是1863年在萊比錫舉行德國體育節時,在當年的7月26日到8月9日期間使用的。我國郵政部門最早刻制并使用的紀念戳是1909年在上海使用的“出品協會”紀念戳。
1909年11月21日,在上海張園(原名味莼園,園主姓張,習稱張園)舉辦“出品協會”(類似現在的出口產品展覽會),會期一個月。上海出品協會在會場設臨時郵局,刻制了紀念戳。戳為同心橢圓形,外框為一粗一細雙線。框內上部繪有雙龍搶珠圖,下為英文“IndustrialExhibitionPostOffice”字樣,內層中心有兩行中文,為“出品協會”、“郵政局”7個字。
1912年,又是在上海張園舉辦賑災慈善大會,會期為5月26日至28日三天。為方便觀眾,大會在會場設立臨時郵局,使用了三種款式的紀念戳。這種戳記是中華民國郵政最早刻制的臨時郵局使用的紀念戳。而最早的常設郵局紀念戳是1918年的“徐大總統就任紀念”戳。這枚郵戳為水波浪紋,尺寸為50mm×15mm,中間為同心雙橢圓形,尺寸為20mm×15mm,大橢圓形內圈刻有“徐大總統就任紀念”字樣,下方正中有一顆五角星,小橢圓形內圈刻就任日期“七年十月十日”字樣。在當時的報刊上有這樣的記載:“茲因徐大總統于雙十節就任,郵局為申慶賀起見,特備紀念日期戳記,于十月十日在各郵務管理局及重要一等局以蓋銷各郵件上之郵票,各界人士等是日將郵票交由上述之郵局加蓋此項戳記,亦可照辦。惟只以是日為限,幸勿錯(過)機會。”雖然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出現過中華民國二年的紀念戳,戳面文字為“二年十月國慶日北京”,被認為是袁世凱正式就任民國大總統之紀念戳,但從郵政史角度來看,還是將“徐大總統就任紀念”字樣的郵戳,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常設郵局紀念戳。
奉安大典時期使用的紀念戳,在我國集郵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1929年,南京郵局為孫中山先生的靈柩于當年6月1日12時在中山陵舉行的奉安大典而刻制約6個可更換日期字釘的“總理奉安臨時郵局”鋼戳。這6個戳于1929年5月24日至6月7日分別供設在下關揚子飯店、三牌樓外賓招待處、五洲公園、奉安委員會、游府西街東方飯店和升平橋西成旅館這6個臨時郵局使用,用于期間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發售郵票及辦理公眾交寄各項信函印刷品等郵件。郵戳為文武邊圓形臨時日戳,上刻有“總理奉安臨時郵局”字樣,并于上格加刻中國國民黨黨徽,中格為日期,下格為“南京X”字樣。為使用這種紀念戳制作的集郵品。
綜觀中華民國時期的紀念戳,數量不勝枚舉。其中有不少是粗制濫造的,但也有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郵戳。從集郵史的角度來看,比較有名的有1933年全國運動大會紀念郵戳。這枚紀念郵戳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體育郵戳,據考證,也是我國最早的足球圖案戳。使用時間從1933年10月10日到10月20日。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的黃埔路陸軍總部大禮堂舉行。為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當時的南京郵政總局特在陸軍總部內設一臨時郵局,并刻用一枚圓形雙圈紀念戳。郵戳全文為“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紀念”,戳的下方為日本投降簽字的地點“南京”,中間日期為“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九日”。郵戳直徑為47毫米,用黑色油墨加蓋。據說這個臨時郵局設攤僅數小時,所以這個戳十分少見。
1948年是中國郵展十分活躍的一年,其中以當時的交通部郵政總局分別在南京、上海舉辦的郵政日郵展影響較大。郵政總局為此專門發行了郵票,并在展場設立了臨時郵局,刻制了紀念戳。
解放區最早的紀念戳為1946年旅大區“遼寧郵政四一接收紀念”戳。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北京、天津等地啟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戳,戳圖由象征工業的齒輪和象征農業的麥穗組成,中間為五顆星,下部為地球的一角,寓意新中國已屹立于地球之上。從這一年開始,每年郵政部門都會啟用全國性的紀念戳,供集郵愛好者和社會人士蓋用,一直到1956年。1956年之后,國慶逢五逢十才啟用全國性的紀念戳,直到建國五十周年1999年。
在1961年由廣東羅家聲先生編訂、江蘇張惠生先生校閱、香港范同(即石少東)先生復校,在香港出版的《新中國紀念郵戳簡目》一書中,記錄了1946年至1960年全國各類紀念戳441種。從書中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新中國的早期紀念戳有兩個發展高潮。第一個是1951年至1952年,有160種,其中123種是反映各地舉辦的土特產物資交流展覽會的紀念戳。這些戳記真實地記錄了新中國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為擴大城鄉物資交流,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而組織的各種活動。第二個高潮是1958年至1960年,啟用的各類紀念戳多達181種,其中以195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和各地解放十周年舉辦的各種活動為內容的戳記占了10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