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地處北京西北郊,是在幾處清代皇家園林的遺址上發展而成的。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并于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十分重視研究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今年正逢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4月24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枚/1,郵票主圖是清華大學二校門。
二校門位于清華主干道之一清華路,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征。二校門為一座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題寫的“清華園”三個大字。二校門為清華最早的主校門,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園擴建,園墻外移有了新的大門,此后,這座最早的校門就被稱之為“二校門”。它不僅是清華園的標志,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征。
筆者用4種清華大學二校門明信片,托北京郵友于郵票發行首日代為制作成極限片。片上均蓋銷郵票發行首日“北京、清華大學1”郵政日戳。圖1是用2003年北京郵政廣告責任公司發布的“清華大學”牡丹郵資加印片(全套2枚)中的“二校門”明信片制作的。這枚片和郵票的取景角度一樣,都是二校門的正面平視圖。郵票貼在明信片右上角,讓出片上“清華大學”的文字,郵戳蓋銷郵票左側,這里正好是明信片圖案的天空部分,有利于郵戳的清楚展示。
圖2是用2005年北京郵政廣告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折疊式《四季清華》牡丹郵資加印片(全套4枚)中的“二校門冬景”明信片制作的。明信片圖案為二校門遠景,是從校內往校外方向拍攝的,表現的是二校門的背面,和郵票正好相反。郵票貼在明信片右下角,郵戳蓋在郵票左側,也就是片圖的雪地上,郵戳十分清晰。
圖3是用2007年版“清華大學”金卡制作的。這枚金卡畫面的右上角稍空,郵票貼在這里可以平衡畫面。郵戳蓋在郵票的左下角處,干凈利落,是一枚令人賞心悅目的金卡極限片。
圖4是用2008年版《為中國喝彩》成套企業金卡中的一枚“清華北大”金卡制作的。這枚金卡以清華大學二校門為主圖,但同時還有清華大禮堂、北京大學等次要圖案。為了突出主題,郵票貼在“北京大學”匾額上,遮蓋住一部分與郵票無關的信息。郵戳蓋銷郵票下部,效果也很好;也是一枚不錯的金卡極限片。(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