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集郵報》的主任記者,王宏偉編輯的大名在全國集郵愛好者中間是聲名赫赫,因為他不僅是一名編輯,同時也是一名資深的集郵者,他編組的郵集早已參加過多次世界性的大展,而且屢次獲獎,我對他的郵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編組的《水》。因為王老師編發過我的文章,所以對他是心存感激的。
10月3日早上,鎮平郵友牛六峰先生給我打電話,說是王宏偉老師將要在晚上抵達方城,說是參加方城組織的一個什么會議,我幾乎不敢相信。于是,我連忙給縣委宣傳部的好友聯系,才搞清王老師來的目的。原來他是應邀參加中國長城學會舉辦的《走進方城攝影采風活動》,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拍攝一些有關楚長城的圖片兒,為他的長城郵集增加一些素材的。
王老師遠道而來,我作為東道主,當然要盡一點兒地主之誼了。既然同是集郵者,見面禮物當然要與郵品有關了,我便選擇了歷年來方城刻制的一系列戳,禮物雖不大,但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吧。
晚上,我按照好友約定的時間,由他帶我來到了王老師下榻的賓館房間,王老師他們也是剛剛下車,看上去風撲塵塵的,但是他的臉上沒有一絲疲倦的樣子。與我平時看他的照片一樣,但實際接觸,感覺他更加的健談和爽朗,也很熱情。王老師對我的名字也很熟悉,這讓我很感動。說實話,能夠在我們這個偏壤之地,見到我心目的老師,本身就已經很激動,王老師卻能夠記著我的名字,著實讓我更加感動。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聊了一會兒便下樓一塊兒吃飯,宴會是縣委舉辦的,在好友的幫助下,我與王老師坐了一桌,席間又與一些事情請教了王老師。為了不打擾他,吃過晚飯,我便告辭了。
接下來的兩個晚上,我每晚都去他下榻的賓館去請教一些問題,讓我受益匪淺。與王老師同屋住的是《萬里長城》的編輯部主任鄭嚴老師,他不僅是長城學會的,也是一名集郵愛好者,言談中獲悉,我們三人都是屬兔子的,鄭老師是51年,王老師是63年,而我是75年,我戲稱我們是三個兔子聚會,呵呵,冥冥之中,似乎真是一種緣分。由于我們白天都較忙,他們兩個都要出去采風,而我要上班,只有利用晚上很短的一些時間向他請教了。
短短三個晚上的交談,我感受頗多,很高興能夠在家門口結識王老師,雖然沒有能夠全程陪同王老師,但我相信,以后還會有時間再次見面的。來源:醉雅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