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郵票市場仍在膠著中消磨著寶貴的時間,各個板塊呈現著半死不活的模樣,主力資金也不敢輕易盲動,小散們一片唉聲嘆氣,但我仍要告訴大家:要堅定信心,相信郵市的未來一定美好。道路雖然曲折,但前途一定光明。
一、中郵集團的決策層剛換了人馬。李國華履新之時,我就說過中國有中國的國情,作為一個四季度才新到任的部門長官,今年的業績好壞不會作為李國華同志的考核依據,相反今年業績太好反而會影響他明年的政績,收官之時,你讓他奮發作為不是強人所難嗎?或者說完全是我們的一廂情愿。
李到任之后,中郵決策層并沒有清醒的認識到郵票投資對中郵集團未來業績的貢獻作用,李國華和張亞非對郵票投資可能也了解不多,起碼說了解不透。這從中郵集團黨組學習“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會議上,黨組書記張亞非的報告中可以看出,通篇沒有投到如何保護二級市場,引導民眾投資的問題,甚至連集郵業務的拓展也沒有提及。這樣一個班子,是明顯缺乏戰略眼光的,更不要說前瞻性思維了。
但我相信,郵市這個每年可以創造數億、數十億甚至數百億收益的地方,一定會引起以李國華為首的中郵決策層的重視,除非他們真的是一群傻瓜。同時我也呼吁同志們通過中國集郵信息網的在線留言向當局坦言獻策,客觀反映中郵集團內部存在的問題,介紹郵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陳述一二級市場唇齒相依的關系,引起他們對二級市場的重視。只要大家說的多了,一定會起作用的。另一個途徑,就是要有文字有圖片的將中郵內部的腐敗行為通過網絡暴光,讓全社會監督,他自己不想入軌,只有我們幫助他強行入軌。
二、拋開中郵集團對二級市場的支持,我們不妨來一次自我革命。既然你決策當局不顧郵人、郵商、投資者死活,我也沒有必要為你再作任何付出。從此以后,我們不玩新郵行不行?二級市場就不能有一點血性?不倒騰新郵難道會死人?國家明令禁止炒作未過發行期的新郵,我們不炒也正是認真的執行國家政策,做一個守法的公民。而且我認為,當局將新郵發售期由一年改為六個月,我們不妨將它從六個月改為二年、三年、甚至更長?人不吃飯不行,玩不過你我不跟玩總是可以的。各大市場能否成立郵商聯盟,就經營的品種、范圍作出統一規定?對違反聯盟規定經營的當場撕毀經營的票不作任何賠償,要讓市場所有郵票經營戶簽字,堅決清除經營新郵的郵政幫兇,切斷郵政放貨的渠道,那怕他發行一萬量的郵品,二級市場也不買單,讓集郵愛好者去收藏。或者我們不妨將郵政政企分開后發行的票品統統列入花紙頭,你喜歡你買,但市場一律不準經營。只要大家同仇敵愾,市場就一定會煥發生機。
三、看中國郵市,97年的市值大約在600億左右,現在市值也不會大過二千億。于社會資金而言,這是一個小場所,于郵商來說這是一個大市場。可選擇經營的品種海了去了,有暴利潛質的品種也多得很,拋開新郵,我們可能活得更瀟灑。歷史是不斷前進的,我們只能向前看。難道我們沒有發現在我們的腳下,遍踩的是滿地的珠寶、鉆石、黃金就更不用說了,有哪一款不值得你細細玩味?只要這個市場能夠持續釋放賺錢效應,游資就會蜂涌而入的!財富的爆炸式增長,有時需要的僅僅是我們再多堅持一下而已。
所以,我認為不要被市場的牛皮狀磨滅了斗志,失去了信心。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郵市將走向沒落的理由,我想象郵市是一個沒落的產業,是一個將為市場經濟淘汰的產業,是一個將為國人放棄的產業,但我說服不了自己。六中全會的決策更讓我感到郵市的春天即將到來,在這樣一個充滿政策陽光普照的地方,不說她是朝陽產業,你信嗎?我不否認,我是當今中國郵市最大的、且最頑固的死多頭之一,我也常常檢查自己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結論看還能用。所以,我奉勸小散們與其哭爹罵娘,不如靜下心來,在別人恐慌時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抓緊買入吧。錢在你的口袋里,賺多賺少是你自己的事,不要被浮動遮住了你智慧的雙眼,要想賺錢沒有勇氣、毅力、膽識是不行的。
郵政政策行情真正的轉機可能要在元旦之后了,市場在年內是否有動作我不作預測,但感覺場內有資金已蠢蠢欲動,郵展過會是否會有動作,我們不妨試目以待,所期望的,不要再在新品上做文章!
一家之說,僅供參考!作者:東方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