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備受矚目的《庚子年》郵票在北京開機印刷。所不同的是,這次郵政部門沒有同2018年戊戌狗年、2019年乙亥豬年大張旗鼓的宣傳那樣,宣稱是第四輪發行量最少的郵票,沒有用最小量的“噱頭”來造勢。
那么,這套《庚子年》郵票,是不是意味著實際發行量要大于已經宣傳的2018年戊戌狗年、2019年乙亥豬年生肖票的發行量那樣。如果是大于前兩年的發行量,看一下這兩套郵票頻頻打折的市場表現,再看一下至今還趴在地上站不起來的2017年丁酉雞年生肖票市場表現,相信郵政部門一定會有所觸動。
問題是,如果真的是發行量低于前幾年發行量,郵政部門一定會不遺余力大張旗鼓的宣傳,以此來提振萎靡不振的郵市。如果不是,郵政部門是不敢做虛假宣傳,那樣的后果很嚴重,會嚴重挫傷郵政部門的信譽。
所以,郵政部門只好打起了太極拳,跟集郵者兜起了圈子,既不說發行量如何,也不說敏感話題,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面。試探性看一下市場的反映,如果市場反映過猛,就再次宣傳《庚子年》為第四輪發行量最少的郵票,以此提振郵市,提振集郵者的信心。
如果市場反映平淡,就把發行量悄悄提上去,借口生肖郵票是熱門中的熱門,緊俏中的緊俏,相信不會有太多的集郵者較真,計較。如此,一舉多得,既滿足了市場需要,又最大限度減少自身經濟利益損失。
其實,郵政部門至今都不愿意承認,把好好的一手牌打爛的正是自己。面對集郵者再三呼吁的新郵發行中敞開銷售、擴大使用、銷毀庫存的呼吁不為所動。面對集郵者深惡痛絕的打折預定、賣大戶、甚至是少數地區“內外勾結”的違紀行為,遲遲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多次內部整治和集中治理也是治標不治本,沒有取得徹底的勝利和根本杜絕。
目前的新郵發行中,郵政部門總是拿出少得可憐的零售量提供給各地集郵柜臺,形成首日即售罄的表面上的“緊俏”,何談六個月的公開發售期2。六個月出售不出去的,寧可躺在庫房,也不愿履行對社會的公開承諾,集中銷毀。造成普通柜臺買不到新郵,首日一過買到新郵,好不容易買到的新郵除了寄信之外,包裹、快遞統統不能使用的怪圈子。
一邊,從源頭上把進口死死堵住,公開零售少得可憐。另一邊,從使用環節把出口死死堵住,形成典型的“腸梗阻”,導致如今整個集郵市場不溫不火,要死不活,一潭死水,集郵者預定越多,虧損越多,大版、小版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庚子年》的開機印刷,拉開了2020年新郵預定的序幕,拉開了2020年新郵發行的大幕。試問,面對如此慘淡的集郵市場,面對近乎冥頑不化的發行方,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發行模式,還有多少集郵者寧愿付出打折的慘痛代價去預定新郵,還有多少集郵者會相信郵政部門減量發行的承諾提振自己的信心,還有多少違規預定,大戶打折預定等不和諧的行為會頻頻再現。
因此,郵政部門真得應該拿出大張旗鼓的宣傳《庚子年》開機印刷的勁頭一樣,一邊眼睛向內,從嚴自查,堅決杜絕打折預定、賣大戶等各種違紀行為,下大力氣解決懲處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另一邊,認真傾聽廣大集郵者的呼聲,敞開供應、擴大使用、按期銷毀,拿出最大的誠意來挽救市場的信心,挽回集郵者的信心,從《庚子年》開始,結結實實打一場集郵翻身仗,為2020年集郵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正是全體集郵者的所感所想所盼。作者:西安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