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世紀就是年代末期,計算機浪潮席卷全球,并迅速在各行各業推廣普及,尤其是漢字輸入法的發明,使中國迅速地融入到互聯時代,集郵者也不例外,其中的一些人眼光遠大者緊跟潮流,很早就涉獵到計算機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的更新換代的間隔越來越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從二八六的DOS時代一直進化到奔騰內核的Windows XP時代,甚至更先進的操作系統。這里所涉及的僅僅是個人電腦使用與發展。
就集郵者而言,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集郵活動方式也在面臨著挑戰。這些挑戰,就是來自計算機和互聯網。計算機介入集郵首先是從集郵經營管理部門開始的,1994年試用到1998年全面上線,從單機管理到聯網管理,再到售票系統的應用,也就用了4年的時間,在方便管理的同時,也為集郵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收藏品種——郵票預訂磁卡。
與此同時,基于計算機Windows 95操作系統的推廣和互聯網興起,出現了一些集郵的門戶網站,以“中國集郵在線”、“中國郵幣卡網”和“我愛郵票”為代表。但此時的個人計算機用戶還是很少,集郵者中使用計算機的人占很少一部分。
進入21世紀,一個“千年蟲”讓更多的人關注了計算機和網絡。很多集郵類網站紛紛建立,有集郵門戶網站、有集郵拍賣網站、有專題集郵網站、集郵論壇,還包括個人建立集郵網站,為集郵者開展網上集郵活動,搭建了平臺。隨著專業集郵團體的出現,每個集郵組織都建有相應的集郵網站,比如湖北集郵網、文獻集郵網、附加費集郵網、甌越郵政郵品網、齊魯集郵網、專題集郵網、一塵網、炒郵網、中郵網、風景戳網、我愛外交封論壇等,為集郵者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更直觀的方式。電子信箱、MSN、QQ的普及方便了集郵者之間的聯系,手機和短信的普及2005年之后個人博客、空間、微博的出現,在方便了集郵者交流的同時,更是直接沖擊了傳統的郵政通信方式。
私人集郵博客是從2005年開始興起,越來越多的集郵者加入到寫博客的行列中,同時這些集郵博客的博主們也在網上組成了許多虛擬的博客圈,新浪網第一個集郵博客圈成立的時候,在集郵界引起轟動,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集郵者開通了自己的博客,利用虛擬的空間,相互點評文章、欣賞郵品,同時也為集郵者的寫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個人QQ和QQ群早已有之,而集郵者之間聯系的集郵類QQ群的建立和普及應該始于2009年《中國集郵報》讀者QQ群,《集郵博覽》雜志社QQ群、中國集郵信息網投稿QQ群、《集郵報》讀者QQ群緊隨其后,都建立了自己的讀者QQ群,以方便讀者投稿和集郵者之間的交流。而類似的集郵QQ群還有文獻集郵研究會會員QQ群、乙酉郵刊讀者聯誼會QQ群、河北集郵家園QQ群等等。
基于集郵網絡交流發展的需要和QQ在集郵者中的使用,新中國的集郵界誕生了三個網絡集郵組織:E郵迷沙龍、網絡集郵研究會、網絡集郵聯誼會,這三個集郵組織各有特色,都在為網絡時代的集郵增光添彩,并為集郵帶來新的理念和交流方式。就在8月13日,又誕生了第四個以網絡集郵為名稱的集郵組織——甘肅網絡集郵聯誼會。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會有更多的網絡集郵組織涌現出來,共同繁榮我們的集郵事業。
21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集郵報刊在歡迎讀者投稿的同時不忘記注上一句:歡迎電子文檔投稿。而在計算機普及的今天,在普及集郵的時候也越來越多的使用著計算機,PPT的廣泛使用,為集郵知識的普及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大量集郵資訊的查找,離不開方便的互聯網。
無論是現實中傳統的集郵,還是新生事物的虛擬網絡間的集郵活動,都是時代發展的結果。傳統的集郵活動延續著集郵的生命,新興的網絡集郵活動為傳統的集郵詮釋著全新的理念,吸引更多年輕集郵者的目光。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集郵者,在使用著高科技帶來的更快捷的全新的集郵方式。集郵的網絡時代應該如何面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遲早要被時代所淘汰。作者:聞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