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蛇年,蛇年說說蛇票。有55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將發行蛇年生肖郵票。在世界許多國家發行的醫學郵票上常常可以見到蛇形圖案徽志。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徽志就是在聯合國會徽上加了蛇與“神杖”的圖案。
在東方,古代醫學有關神話中,常有蛇與一些神同時出現。某些地方的人們做宗教儀式,禱告祭司用手持蛇。我國高山族至今仍把蛇作為吉祥的象征,許多用具、神位上都刻有蛇的浮雕。由于在古代知識沒分科,蛇象征著一切知識,而代表特種職業的醫生是從“有學問”的人群中最早被分化出來的,因此,迄今許多國家醫生的職業標志仍是蛇。在西方,世界文獻上最著名的“醫神”是古希臘的阿斯叩雷波(Asklepos),他被人們描繪的形象是手持一根長杖,長杖周圍蟠繞著一條蛇,長杖表示邀游各地之意。“無害的靈蛇”象征著健康、長壽。古代醫學與宗教有密切聯系,蛇徽標志是古代圖騰崇拜的引伸。
在中國古老的文化中,蛇是受人們崇拜的形象,被稱為“小龍”。神話中補天造人的女媧就是蛇身人面。許多傳說故事中不乏“蛇郎”、“蛇女”的形象。《白蛇傳》中化成美女的蛇仙白素貞與許仙締結下美好姻緣,成為人們心目中美麗、勇敢和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征,民間流傳的“蛇盤兔”、“蛇盤娃”,也都是把蛇當作一種保護神,可見蛇在人們心中有相當榮耀的地位。
新中國發行兩套蛇生肖票,第一套是1989年1月5日發行的T133由呂勝中設計的《己巳年》郵票。按照該輪生肖郵票的設計規律,是有底色與無底色循環交替,互映互襯。己巳年蛇票用無底色,正好計白當黑,以素托花,眾花形雖花枝招展,然而在集群系列中向心有序:起首是牡丹、順列蓮、菊和朵朵梅花,花中穿插5只蝌蚪狀的小蛇,最后以榴實狀的魚鱗集片居尾部為結。蛇口銜瑞草,蛇頭居中,體態順著一條美妙的“黑色帶”的軌跡委婉曲伸,尾部與頭部同方向,翹然一甩,點向“中國人民郵政”字體,與面值按橫向閱讀順序連成一個軌跡律動的整體。2001—2(T)《/1》設計者和雕刻者都是呼振源。設計過97年牛票和99年兔票的呼振源在已發行的21套生肖郵票中,他參與了其中13套的雕刻工作。第1枚《祥蛇祝福》,圖案出自民間剪紙藝人白秀娥之手。郵票中剪紙蛇的造型非常柔美,頭向下微微低著,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第二枚《祥運普照》出自民間剪紙藝術家的賈四貴的作品。兩條盤蛇相對銜朵蓮花。中間為一輪太陽,意為大吉祥,兩蛇尾部為兩只石榴,寓意為“六六大順”,蛇兩側為祥云,即祥運,下為蝙蝠,同福。整幅圖綠底黃圖,紅字,十分吉祥。
《己巳年》《辛巳年》生肖郵票體現了我國民間藝術的豐富表現力。設計者將民間剪紙和木刻年畫的某些表現技巧和色彩特點融為一體,筆法是嚴謹工細的,造型卻是象征性的。整個設計既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又易于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達到了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
在即將到來的2013年1月5日,中國郵政將發行/11套1枚,小本票1本。這也將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三枚蛇年生效郵票。
蛇年說蛇
蛇,早在1.3億年前就生存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直到今天,除了少數的島嶼和南北極之外,高山、平原、海洋、河湖,到處都有它們的蹤跡。蛇常被人們視為罪惡的象征,然而在古代的中國、埃及、印度及世界上許多地方,人們對蛇特別崇拜、尊敬,被視為愛情和生殖的象征,還常被作為醫藥機構的標志。蛇年到來之際,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辦了“金蛇狂舞”展,介紹了蛇的各種知識。
蛇體型細長而沒有四肢,但卻能迅速游動、攀高、穿縫、入洞,靈巧無比。它的運動主要是靠一排寬大的數量頗多的腹鱗,猶如坦克的履帶。它修長的身體有180-400個脊椎,每個脊椎連接一對肋骨,借助肌肉的收縮和放松,聯動脊椎骨、肋骨和寬大的腹鱗,從而行動自如。蛇最常見的是“蜿蜒運動”——蛇不斷地向兩側擺動身體形成一連串彎曲而前進。蛇在松軟的沙漠中活動,采用的是“側向運動”——蛇以向下壓的反作用使蛇體“抬離”地面,而向蛇體主軸呈垂直方向前進。
毒蛇,是蛇類適應有效的捕食活動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一支特化的類群。全世界現有蛇類2500種,而毒蛇僅占400余種。中國已知有蛇類209種,其中毒蛇60種,僅占29%,且常見的僅10種左右。毒蛇分泌的蛇毒,可以致人死命,新鮮的蛇毒為蛋清樣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粘稠液體,有特殊的腥味,經低溫真空干燥后的蛇毒(干毒)為半透明,無定形固體,呈淺黃、灰白、白或綠黃色。蛇毒的毒性成分是復雜的混合物,不同蛇種分泌不同組分和性質的蛇毒。蛇毒的主要有毒組分有:蛋白水解酶——蝰科蛇類蛇毒中含量最高,其活性主要包括凝血、出血和血纖維溶解活性,引起機體出血、壞死;磷脂酶A2——存在于所有蛇毒中,它在鈣離子參與下,使紅細胞破裂,引起溶血;神經毒素——為堿性多肽物質,主要存在于眼鏡蛇科種類的蛇毒中,使神經傳導阻滯;心臟毒素——為小分子堿性多肽,存在于眼鏡蛇科種類和蝰科某些種類的蛇毒中,能破壞紅細胞及損害組織細胞;除上面4種主要有毒組分外,尚有凝血毒素、抗凝血毒素、出血毒素、橫紋肌毒素、細胞毒素及多種酶。
蛇毒能危害生命,也能拯救生命。半個世紀來,世界各國科學家對蛇毒進行大量的研究工作,使用鹽析、電脈、凝膠過濾、離子交換纖維素層析等方法提取蛇毒中各種有效成分,生產出生物制品,用于臨床,使危害生命的蛇毒變成拯救生命的靈藥。
然而,由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大自然的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又加上人們在經濟利益驅動下,濫捕濫殺和過度的開發利用,給蛇類帶來了滅頂之災。因此,保護生態環境,制止濫捕濫殺,合理開發利用已是當務之急。我國已在2000年8月頒布法規,將我國產的所有蛇的種類列為“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