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3年的郵市,調整依然是運行的主旋律。其實,這種調整走勢從2012年秋季就已形成,但在2013年卻格外明顯。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就調整的幅度來看,除了前期熱炒的新郵板塊跌幅較大外,其他板塊的回調幅度并不大,基本是小幅下沉,這說明郵市并沒有快速步入低迷期,而僅僅是一種價值中樞下移式的調整形態。
郵市從整固轉入回調
我們來看一下近三年來郵市的運行軌跡。在2011年上半年,市場形成一個高潮后就出現了整固狀態,且整固走勢一直延續到2012年秋季才結束,其標志是前期熱炒品種價格下臺階。如“行書”小版張跌破80元支撐位,“洛陽世展”雙連小型張下滑到75元區間,“甲申猴”全張票也回調至650元下方。上述作為2010至2011年牛市行情中上漲的標桿性品種,其下跌到支撐位,顯示出以新郵為主的一波行情已結束,因此郵市從2012年秋季進入了回調格局。
但必須指出的是,這波回調走勢雖然延續到2013年末,且大多數郵票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波及最為嚴重的卻是前期上揚幅度驚人的新郵,而對郵市影響巨大的風向標“庚申猴”郵票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挫,依然圍繞著12000元波動,且上下震蕩的價格區間極小,基本上在1100012500元之間。這說明全年的回調幾乎在前期漲幅較大的品種上,真正的強勢品種并不跟隨下跌。如此,就能看出近一年多的郵市調整完全是對前期暴漲品種的價格修正,因此被市場稱之為去泡沫化的回調。
由此,在這種基調下,全年郵市走出兩波力度有限的反彈行情,分別出現在年初和秋季,前者是以生肖板塊為主的生肖行情,后者則是以熱門新郵為主的秋季行情,不過,這兩波行情的主流熱點仍未脫離新郵的局部炒作范圍。其中,年初的生肖行情是以新發行的“癸巳蛇”為主,帶動了第三輪生肖版張整體回升,但此波行情因市場高估“癸巳蛇”版張價值,導致行情難以走強,并在“癸巳蛇”版張高開低走的影響下,僅半個月即快速夭折,可謂來去匆匆。而去年10月份出現的秋季行情,則時間較長,且出現了小規模的板塊輪動現象,是全年行情力度最大的一波反彈。
應該說,2013年出現的秋季行情雖然力度不算很強,卻讓人看到了市場回歸理性的步伐。當然,這次秋季行情的形成也與年中“歇夏期”較長有關。與往年相比,2013年的“歇夏期”長達4個月,幾乎延長近一倍時間(通常是6080天左右)。在這段時間內,大量新郵價格跌幅較大,過半數郵票的全年跌幅均出現于此。不過,隨著一波矯枉過正的反彈,在10月份形成的秋季行情就水到渠成了。
碗底形態是否見底待觀察
2013年郵市呈現出兩頭熱中間冷的走勢,這種具有碗底形態的走向是否意味著市場階段性調整的結束,筆者認為依然需要觀察。
從市場的熱門板塊分析,產品票受到禮品消耗驟減的影響,出現了整體性的價格回調和成交萎縮的狀態,這對市場影響極大。而新郵在炒作氛圍下呈高開低走之態,也令市場遭壓,且對資金面的抽血作用巨大。至于小版張等熱點板塊的不斷回調,無疑使得市場人氣渙散,加之新郵的“打折潮”卷土重來,無形中給人一種低迷的壓抑感。
值得一提的是,前些年表現穩健的品種依然走勢平穩,這就告訴投資者,市場目前的調整主要是針對那些價格被炒高的品種,絕非是整體性的下跌。換言之,2012年開始的郵市調整是對價格高企品種的去泡沫化,而不是整體步入低迷的趨勢。因此,2013年的市場軌跡為何呈現碗底形態,從中也能夠獲得一定的詮釋,畢竟隨著大量價格被炒高品種不斷下挫,其風險也得到了一定的釋放,繼續下跌的空間也越來越狹窄。此時,新的價值投資已經重現,一些嗅覺敏銳的投資者在秋季選擇潛力品種建倉,無疑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也為2014年郵市運行方向的選擇埋下了伏筆。作者:寶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