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行量已經公布,這個量總的來說和預期相差不大,第四季度的郵票發行量有所下降,和近三年的數據進行比較:2014年平均套票發行量1484.79萬套,小型張為1176萬;2013年套票平均發行量為1418.1萬套,小型張平均發行量1050萬;2012年1315.55萬套,小型張1040萬。由此可見,近三年郵票和小型張的發行量都是遞增的,雖然增幅不大,2013到2012年套票增加7.8%,2014到2013套票增加4.7%;小型張則為2013到2012增加1%,2014到2013增加12%,相對來說2014年小型張增幅較大,套票增幅相對較小。
這三年發行量的最少套票,2012年套票最少發行量是里耶秦簡980.03萬套,2013年為特8抗震救災1000萬套,2014年為新疆建設兵團989.99萬套。2013年套票最少量沒有下1000萬,而2014年則重新回到千萬以下。小型張方面,2012和2013小型張均有發行量在1000萬以下950萬以上的品種,而2014年小型張整體都在1050萬以上,甚至比許多套票的量都多,這也使得2014年小型張平均發行量增幅較多,達到了12%,為2002年以來小型張量最大的一年。
2014年發行量分布不均,上半年發行量比較大,尤其是前三個月套票的發行量均在1200萬以上,除生肖票外,發行量最多的套票也在一月份產生,這就是1699.99萬的特9落月。而從四月下旬開始發行量有所減少,出現1100多萬的票,而幾套重點題材的票發行量均在1400萬以上。第四季度的發行量開始明顯減少,六套票沒有上1200萬的,最多的僅1159萬。而且比較奇怪的是最后2個月的4套票發行量都為整數,按理說賣不完的銷毀,最后的數字應該是有零有整,并且保留小數點后兩位,但最后四套都是整數,難道是郵政有意最后兩個月減量,并沒有進行銷毀,只是公布了一下發行量嗎?如果這樣,那就不用等半年甚至一年再公布,發行之初公布發行量多省事,恢復到2006年以前,省得讓大家等著著急。
2014年小版的量和2013年比相差不大,短腿的品種依舊不少,發行量也很少,均在50萬以內。這些量少品種自然價格也不低,幾乎一發行就一步到位了。套票從量價比以及題材來看,還是有幾套可圈可點的。如和平頌1180萬,這個量是低于近幾年平均發行量的,題材設計還不錯;鄧小平誕生110周年1499.82萬,盡管這個量不少,但和近幾年偉人相比還不算太多,2013年的毛澤東120周年,發行量1700多萬,這個還不到1500萬,在今后的第一代偉人郵票中還是有所期待,畢竟鄧小平的歷史作用還是不能低估;長江1399.93萬,雖然1400萬的量不算少,但長江比較特殊,總公司的幾款年冊長江都是撕邊的,目前撕邊套票還在打折,僅12元一套,而完整版則在40元以上,總公司的預定年冊和幾款零售年冊量著實不小,至少也有300萬,這樣一來,長江的量就少多了,價格還是有所期待;第十屆航展1000萬,這是年底發行量比較少的套票之一,1000萬在2014年可排名第二少,比所有小型張都少,題材還不錯,畫面是我國最新型的幾款飛機,設計印刷中規中矩,這個量也不大,畢竟只有1000萬,初期還打折,有一些消耗,預計存世量不足900萬,今后隨著飛機題材的郵票越來越多,這套票的瓶頸效果會顯現。元曲1150萬,唐詩宋詞元曲這三款郵票可謂是珠聯璧合,從設計上來看最佳的莫屬元曲,而從發行量看,元曲和宋詞都是1150萬,唐詩則為1300萬,比另兩款高出13%,今后隨著量價比的顯現,目前價格稍低的元曲會追趕上來。
2014年郵票已經成為過去,發行量的公布畢竟會在市場上有所顯現,盡管從平均套票發行量來看2014年比2012-2013都略有增加,但具體到每一套票,發行量又不能完全決定價格。目前這三年的年冊價格反而是量更多一點的2014年最貴。我們熱切期待2015年發行量快些公布,最好能恢復2006年之前和郵票發行公告一起公布的辦法。當然按照慣例來看,2015年第一季度的發行最快傳出也得在12月了,從2014年最后幾套票釋放出的信息來看,是否2015會有所減量呢,我們還得耐下心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