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易逝,青春不再。這一輩子過得真快,三腳兩步就走到了七十歲。時間都去哪兒了?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支邊新疆的我,如今頭發花白了,行動不利索了,臉上的皺紋更是留下了年輪的痕跡,果然老矣!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跨進七十的大門,很自然地會想到孔子的這句話。退休十年,過好晚年生活。離開了工作的舞臺,我的業余愛好——集郵,更沒有了任何羈絆,自由放松瀟灑自如。回憶六十歲前的集郵經歷,充滿了美好的回憶:首先,集郵是我緊張忙碌、艱難困苦的軍墾生活中的潤滑劑,工作再緊張,我的業余生活可是豐富多彩,從集郵中尋求到了快樂,愉悅了身心!我自費業余主編了一份郵刊《伊犁河郵訊》,化費了我不少的心血。辦郵刊,也迫使我撰寫郵文,學習寫作,抒發我的集郵感受,也廣交了全國各地眾多的郵友。有目標就會有成果,這份郵刊我辦了45期,后因經費問題而休刊,至今我都感到十分遺憾 !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詩意是不要說日落之時天色已晚,滿天的晚霞依然很瑰麗,這景致是最美的。老年人要正視自己的年齡變化,沒有了年輕時的精力和體力,但人到老年,心靈可以實現最大的和諧和自由,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一個最為深廣的人生的最高境界無限地展現在你面前,多舒心多幸福啊!常說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產陳年的酒,需要慢慢地品味,細細的閱讀,這應為人生之享。七十歲,大砌大悟地過日子吧!悠閑歲月,活到老,學到老。我集郵、閱讀、上網,肩負著崇明集郵協會的會刊《崇明集郵》,以及蜀陵郵研會上海分會的會刊《上海蜀陵》,二份郵刊的組稿、編輯等工作。雖然我曾有主編郵刊的經驗,但也必須與日俱進,適應形勢。要學會電子郵件的收發管理,并且還得掌握郵刊編輯的版面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習電腦知識,使我的郵刊編輯工作能順利完成,所編的郵刊得到了會員和各地郵友的好評。
“人生七十古來稀”跨進七十歲的大門也很自然地會想到這句話,古人高壽不易,寫這句詩的杜甫也只活了58歲,這是以前,現在七十歲的人處處有,所謂“七十小弟弟,八十多來兮,九十不稀奇”。而集郵者長壽更是為實踐所證明了的。年近百歲的貴陽集郵家郭潤康老先生,就是集郵界的明星、楷模,而各地郵界八十歲以上的壽星亦比比皆是,七十歲以上的集郵老人與日俱增是數不勝數。孔子說過:“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仁”:即仁愛之心,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寬厚,真正的集郵愛好者也都具備了仁者的品性,延伸為“郵者壽”是順理成章的。熱愛集郵,就是有一片愛心,胸懷廣闊,淡薄名利,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心理平衡,這些都是長壽的根本。郵(仁)者快樂、寧靜、有涵養、心情和靄、通情達理、不容量生氣,壽命自然會長的。
仁者壽,這句話今天仍是至理名言,而郵者壽,也是集郵界公認的道理,是高層次的養生之道,是大健康最重要的的基本內容之一,愿老年朋友們都能長壽,都有健康的體魄!八十歲還能登山,九十歲還能走路,一百歲生活還能自理!作者:陸浚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