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逸周書·時訓》:“雨水之日獺祭魚。”《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 鄭玄注:“ 漢始以雨水為二月節。”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不僅表征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后,人們則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
為弘揚“淮南子”文化,安徽淮南推出“二十四節氣系列郵資封”和“二十四節氣系列紀念郵戳”,全套各為24枚。所附圖為雨水節氣郵資封和配套的紀念郵戳(聯體戳)。郵資封圖采用“淮南子”郵資圖案(終結版印制),郵資封按順序編號,為HNJQF24-2,封的背面有簡要的文字說明。
安徽淮南雨水紀念郵戳的右側為日戳,中間為摘自《淮南子.天文訓》中相應節氣的原文(篆字),“雨水:立春加十五日指寅 則雨水 音比夷則(15字)”,左側為“龍王爺”的形象,左上方為節氣名稱(篆字)。據當地郵友稱,全套封戳力求和古籍《淮南子》達到最大化的一致,是一套極具收藏價值的集郵品。據博友稱,雨水那天為大年初六,郵協放假,所以提前蓋好封后已封存交給郵局平信臺,囑咐他們2月19日寄出。他們真辛苦了!
個人認為,淮南的這枚紀念戳,龍王的形象很是切題。封面加印圖引述了唐朝大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后兩句未引出)。封背也引述了這首詩,相得益彰。蘭州的紀念戳設計得也不錯,緊扣主題,且戳圖與郵資片背面圖相響應。
春天里,萬物萌芽勃發,正需要雨露的滋潤,雨就下了起來,讓人不由充滿了歡喜之情,并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會春色滿城。來源:李大友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