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名人效應在集郵界也不例外,常??吹讲簧俚胤洁]政部門組織各種首發式,邀請設計者簽名,或是將設計者簽名的整版的郵品拿出來拍賣,以此增加人氣,烘托氛圍。
那么,設計者簽名郵品,名人簽名郵品究竟有多少收藏價值,值得收藏者們一擲千金去搶購,或者以超出實際價值許多倍,透支了未來升值空間的溢價去購買。
簽名封、簽名大版票為主要對象的簽名郵品能挽救集郵頹勢嗎?簽名郵品的價值體現在哪里?筆者通過連續幾年網絡跟蹤和收集相關信息,發現簽名郵品的價格逐漸趨于理性,集郵界名人,非設計者的簽名郵品價格并不是很高,大約在實際價格的一倍左右,超出這個價格的基本上處于無人問津的地步。
設計者的親筆簽名郵品,價格也不是很高,各地集郵公司為了銷售專門上架的簽名郵品,雖然價格高的離譜,不過成交量幾乎為零。說明集郵者對于簽名郵品有著清醒的認識,不再為了所謂的名人效應等人為的“噱頭”買單。
名人簽名,相關名人簽名,作者簽名,如體育郵票請奧運會冠軍簽名,大學校園郵票請大學校長、或者知名校友簽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郵品的“含金量”,如果進行真實的實寄,完全可以拿去組集參展。正是這個“含金量”增加了簽名郵票的收藏興趣,微信上、網絡上都有相關的簽名郵品興趣群和交易帖。
有人認為,每次新郵發行,都要盡可能邀請設計者本人簽名,或者邀請相關人員現場簽名,如體育郵票,邀請體育明星;科學家郵票,邀請直系親屬;高鐵郵票,邀請設計單位、運營單位、管理單位代表等,最大限度的擴大簽名量和指標,最大限度增大覆蓋面,通過簽名郵品的收藏,形成新的收藏品種,擴大和扭轉日漸式微的集郵頹勢。
還有的人認為,各個省市集郵公司出售的設計者簽名的整版郵品、首日封等,價格高的離譜,應該采取擴大簽名量,降低出售價格,如每套郵票出售1000版設計者親筆簽名的整版票,為了保證公平起見,通過網廳搖號產生名額,將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形成新的簽名整版郵票收藏系列。
集郵者為了振興集郵活動,腦洞大開,想出了不少奇思妙想的“點子”和“高招”,真的難為他們了。那么,簽名郵品真的可以挽救日漸式微的集郵活動,甚至可以拯救現行集郵的頹勢嗎?
答案是否定的!一旦上述簽名郵品成為一種新的收藏品種,只會客觀上加劇集郵活動的頹勢,短暫的曇花一現后就是跟長久的寒冬。要知道,簽名郵品的前提是不使用,不使用已經背離了郵票本質屬性,這樣的產生的郵品,同目前發行的郵票金,金箔郵票沒有任何區別,只能定義為工藝品,印刷工藝品,失去存在的價值。
但是,經過實寄的簽名封,就完全另當別論了,不僅不是印刷品,反而成為珍貴的實物,若干年后,倒真的是有可能變成歷史“文物”,見證著一段歷史。
所以,集郵者在收藏各類簽名郵品時,要多看多問多學,盡量以實寄為主,遵循郵票的本質屬性,不人為改變。對于設計者親筆簽名的價格高的離譜的整版票,土豪請隨意,普通集郵者,還是三思而后行吧。